人力资源行业文章

人力资源管理软件职场干货:“总监满地走,经理不如狗”:人才管理的3大歧途

发布于 2024-8-8 10:03:43   阅读次数:


人才管理,这一起源于咨询领域的理念,主张将个体视为具有独特个性的人才,而非单一的资源或资本。


尽管这一理念出发点积极,但因缺少创新的人力资源工具支持,目前似乎只是换汤不换药。


绝大多数企业在人才管理领域正误入歧途,自我陶醉。



误区一:对人才识别标准的误解。


人才识别是人才管理的基石。


没有分类,就无从管理。


许多HR在讨论人才管理时,倾向于使用“人才画像”和“人才盘点”等术语,看似在进行人才识别。


这些术语初听之下颇具说服力,甚至让管理层也信服,但实际操作中却鲜有产出有价值的信息。


最终,当管理层再次听到这些术语时,已感到些许麻木。


问题不在于这些行为本身,而在于缺乏有效的人才识别标准。


简而言之,现有的素质模型已不再适应时代。


在数字化和互联网时代,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员工需要迅速理解用户需求,快速构思创意,高效组织资源以实现产品开发,并迅速推动产品在市场上实现价值。


这直接挑战了工业经济时代的素质模型。


许多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无法自主开发新的素质模型,只能沿用过去的所谓经典模型。


因此,“画像”和“盘点”的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


多年前,尽管互联网商业逻辑尚未成为主流,传统素质模型就已经在面临挑战。


以某企业前台项目经理为例(见图1)。


在我们的调研中发现,这六项素质对于该岗位至关重要,极大地影响了绩效。


有趣的是,在多个岗位族的研究中,我们发现最重要的前六项素质尤为突出,与其他素质项形成了明显差异。


各位可以轻易发现,这个新的素质模型不仅包含了一些新的素质项,而且对每项素质都有独特的定义。



"穿越前瞻客户需求"与"客户第一"的传统素质理念存在显著差异。


我们对这一素质的定义是:


"对于B端客户,超越其对需求的直接表述,洞察其背后的C端用户需求;

对于C端用户,超越其对需求的直接表述,深入理解其在产品使用场景中的真实目标。"

随着模型的不断迭代,我们更加确信找到了适应这个时代的人才标准。


但这并未让我们感到轻松,反而让我们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显而易见,传统的"按图索骥"和"按图施工"方法无法找到或培养出符合这些素质的人才,我们精确的素质模型似乎给企业出了一道难题。


深思熟虑后,我们发现这些素质模型的要求实际上正是对企业家素质的要求。


在模型迭代的过程中,我们似乎在对每一项传统素质进行"企业家才能化"的升级。


以"谈判资源的能力"为例,原本以获取资源为最终目标,经过"企业家才能化"的改造后,其目标转变为实现双赢和可持续的合作。


大多数企业之所以坚持使用原有的素质模型,根本原因在于对组织模式理解的偏差。


如果认为企业应该采用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员工各司其职,各管一段;

那么,工业经济时代的素质模型仍然适用。


但如果认为企业应该采用平台型组织结构,员工应无限协同,共同创造用户价值;

那么,就必然需要我们提到的新素质模型。


形象地说,使用过时的组织模式"老地图",无论如何都找不到素质模型的"新终点"。



误区二:对人才成长逻辑的误解。


企业在人才培养上的投入虽大,但成效却逐渐降低。


问题根源在于人才培养理念的陈旧。


以往,企业在相对稳定的市场环境中,采用标准化的分工和知识体系,通过标准化培训来培养人才。


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概括为:人才产出=人才底版+课程体系。


人才能否培养成功,取决于两个因素:


一是人才底版的质量,二是课程体系的标准化和精细度。


前者受企业招聘策略和效率的影响;


后者则是培训部门的职责。


他们制定学习路径,设计课程体系,选拔讲师,策划人才培养项目……


不断将课程体系灌输给人才,这种模式曾让管理层感到满意。


然而,面对当前高度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企业内部需要跨领域协作,非标准化知识体系成为必需,传统模式已不再适用。


现实中,培训内容往往难以应用于实践,不能期待员工仅通过学习标准课程就能自我领悟,这要求过高。


因此,企业大学越来越难以维持学员、管理层和业务部门的满意度。


我认为,在数字化时代,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应该是:


人才产出=(人才底版+知识体系)× 商战淬炼。


这一模式的创新之处在于,它最大程度上弱化了人才底版的质量;


或者说,将人才视为存储设备,更强调人才产出是知识体系与实战经验的结合。


这两个要素,只有在平台型组织中才能实现。



知识体系是许多企业领导者深感棘手的问题——一个业务领域犯下的错误往往会在其他领域重演;


而最佳实践却难以迅速跨领域复制。


简而言之,企业似乎成了一个缺乏记忆的组织。


在"企业大学去大学化"的政策背景下,企业大学应转型为知识管理中心或知识赋能中心,正是基于这一逻辑。


然而,对于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这样的呼吁可能收效甚微。


在这样的组织中,各部门各自为政,只关注自己的KPI,缺乏进行知识管理的动力。


即便偶尔整理出一些知识文档,也很快变得过时,成为"死文档"。


相比之下,平台型组织则不同,市场压力能迅速从前线传递到中后台,迫使他们进行知识的提炼和传播。


如果不这样做,前线将无法取胜,中后台也难以获得收益。


如果中后台对前线的辅导都是定制化的,那将非常耗费精力。


因此,中后台最终会形成自己的"套路"。


这些"套路"体现为盈利模型、客户分级矩阵、产品矩阵、运营白皮书等核心文档,构成了企业的知识体系。


更有趣的是,中后台还必须建立机制,确保这些"套路"能够快速迭代,以适应复杂的市场环境。


再来看商战淬炼这个变量。


在金字塔组织中,各部门各自为政,部门负责人的目标、权限、激励与企业经营者的差异巨大,几乎无法体验到商战的洗礼。


即便是少数一线作战部门(如销售),其负责人也并非真正的经营者。


平台型组织则不同,前线有无数经营单元,直接面对市场;


中后台人员要么以BP(Business Partner,合伙人)身份参与前线,要么需要经营好自己的部门。


他们的思维方式将与过去截然不同。


这里有一个生动的例子,全国公认江浙人擅长经商,但这并非智力或个性特征所致,而是组织模式的结果。


江浙人以家庭为单位,每个家庭都是一个经营单元,从事特定的商业活动。


长期的商战淬炼,使江浙人从小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形成了擅长经商的群体特征。


为了展示不同组织模式下人才成长的不同效果,这里也向各位展示了一组对比实验数据(见图3)。



我们选取了两家制造业企业,对它们在五年期间的人才成长情况进行了观察。


B企业在第三年转型为平台型组织,而A企业则维持了传统的金字塔结构。


选择此行业进行研究的原因是,我们希望排除行业自身增长对人才成长的影响,例如互联网行业中的人才成长可能并非真实能力的提升,而是行业整体上升带动的结果。


B企业在第三年实现了向平台型组织的转变。


在评估指标上,我们采用了薪酬相对指数,即个人薪酬与企业平均薪酬的比值,这一指标相对公正。


在样本选择上,我们对比了四组数据:前台两组,中台和后台各一组,以确保研究的全面性。


研究结果显示,在B企业转型为平台型组织后,各类人才的成长速度显著加快,平均达到了A企业的三倍。


这一结果清晰地揭示了组织模式对人才成长的显著影响。



误区三:人才管理方式趋于陈腐,

选拔、培养、留存过程趋于套路化


在数字化与互联网时代,人才成长依赖于知识体系和实战经验的双重培养,而这两者在平台型组织中更易实现。


因此,如果企业不推动组织转型,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即选用育留——自然会显得力不从心。


目前,组织发展(Organization Development, OD)职能日益受到重视,这反映了企业对组织创新或转型的迫切需求。


然而,我对OD能否满足这种期待持保留态度。


组织创新或转型往往需要领导者的决心和远见,而具备这些品质的领导者并不多见;


同时,即使领导者能够洞察组织转型的方向,能够提供有效解决方案的OD专家也同样稀缺。


如果我们不进行组织转型的深度改革,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就显得更为重要。


为了在不改变组织结构的前提下提升企业的敏捷性,选用育留流程都应进行升级——


人员的流动性应更灵活,激励机制应更市场化,员工赋能应更即时有效……


这显然是当前时代人才管理的正确路径。


遗憾的是,大多数中国企业在这方面的表现并不令人满意。


我用数据来说明这一点。我定义了一个“人才成长指数(Talent Development Index, TDI)”,


以人才成长的状态为衡量标准,评估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即选用育留等职能的执行效率。


具体而言,TDI由六个关键变量构成:


职业倦怠指数(调配系统)——员工是否处于高效的工作状态?

人才晋升指数(调配系统)——员工是否能获得合适的晋升机会?

人才赋能指数(培养系统)——员工是否得到了有效的能力提升?

人才储备指数(培养系统)——企业是否拥有充足的人才储备?

激励真实指数(激励系统)——绩效考核是否公正严格?

激励强度指数(激励系统)——激励措施是否具有实质性的吸引力?


这六个变量综合评估了人力资源管理的三大支柱系统——调配、培养和激励。


它们分别衡量了企业是否为员工提供了“机会”“能力”和“动力”。


每个系统包含两个维度:一个过程指标和一个结果指标。


每个维度上都设定了统一的指标算法。


这样的设计意味着,我们开始将人力资源管理从主观的语文题转变为客观的数学题。


通过这种方法,每个企业都可以在六边形模型中衡量自己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见图4)。



利用这一工具,我们开展了大规模的样本研究。


以人才晋升指数为例。


我们的研究数据显示,样本企业的名义晋升率平均为29.1%,而实际晋升率平均为17.3%,两者相差11.8%。


这一差距相当显著,坦白地说,企业在晋升承诺上,对员工画出了约三分之一的空洞期望。


企业或许能为个别员工提供未晋升的理由,但总体数据的确难以自圆其说。

 

 

通过将企业的实际晋升率除以名义晋升率,我们得到了一个反映晋升承诺兑现程度的倍数关系。


进一步地,我们将晋升标准的客观性作为调节系数纳入计算,从而得出人才晋升指数。


这个指数越高,意味着企业在人才晋升方面的流程越顺畅。


人才晋升指数的计算公式为:人才晋升指数=实际晋升率/名义晋升率*晋升调节系数


根据以往的研究样本,我们设定了一个基准值,即人才晋升指数应在0.9至1.1之间。


简单来说,指数大于1.1意味着晋升过于随意,如一些互联网公司在初期的混乱职级管理,俗称“总监满地走,经理不如狗”


指数小于0.9则意味着晋升承诺过多而兑现不足,这是中国企业的常见问题,计划众多,实际执行的却寥寥无几。


根据本次调研的数据(见图6),仅有21.8%的企业处于这一合理区间,“画大饼”的现象约占70%,而“乱升官”的情况接近10%。

 


毫无疑问,中国企业普遍面临职业生涯管理的挑战,这不仅引发激励问题,还可能导致组织权威的逐步流失,其影响犹如慢性毒药。


当员工的确定性贡献没有得到相应的激励时,企业作为组织已经失去了其应有的凝聚力。


通过综合六个指标,我们可以得出企业人才成长指数(TDI),进而评估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不包括组织发展OD部分)。

 


我们得出了三个主要结论:


首先,中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普遍较低。样本企业的平均人才成长指数(TDI)为49.8,远低于60分的基准线。


其次,三大支柱系统——调配、培养和激励——普遍存在不足,并非单一领域的短板问题。

尽管激励系统相对较好,但其水平依然有限,以激励真实指数为例,仅约5%,意味着在100分的绩效评估中,仅有5分左右的变动范围。


最后,样本企业的整体表现呈现出一种“中间大、两头小”的分布状态。

达到及格线的“优秀企业”占20.3%;40至60分的企业占58%;而低于40分的“较差企业”占21.7%。


如果这些样本能够代表中国企业的整体情况,那么形势相当严峻。


即便不以人才管理的高标准来衡量,仅从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来看,这种运作水平也是不达标的。


实际上,在企业内部基础工作尚未扎实的情况下,过多的概念反而可能成为负担,因为它们可能导致人们对结果产生不切实际的期望。


与其追逐概念,不如深化实践、更新方法和工具,这才是当前的正确方向。人才管理应该是这些努力的自然结果。


本文摘自互联网

相关文章
集团企业的典型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