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行业文章

人力资源管理软件职场干货:改革大会后,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怎么变?怎么干?

发布于 2024-8-6 10:13:22   阅读次数:



01

改革大会的关键词


备受全球关注的改革大会目前披露的信息显示,其核心内容以改革为主。在人力资源相关领域,有两个关键词值得关注:


第一个关键词是“改革”,大会提出了300多项具体的改革举措,其目的显而易见,即通过这些改革举措来体现制度红利。延伸到企业层面,中国企业已经经历了市场红利、技术红利和资本红利阶段,目前正步入管理红利的时期,管理红利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为制度的红利。在宏观层面,是制度的红利,而在企业微观层面,则体现为管理红利,管理红利也即组织能力。审视这次改革的路线,其并非无源之水,而是多年来沿着一条主线不断推进的结果。国企的文件中,“国企新兴”以及“国企新兴1+n”系列政策,这些政策多年来主导思想和底层逻辑是一脉相承的,由于政策本身具有延续性,并且涉及多个方面,因此需要定期围绕某个方面提出一些新的设想,但如果深入分析文件底层的逻辑,会发现它们是完全相通的,基本的思路是一致的,其核心在于逐步迈向改革的深水区,开始啃下硬骨头,打硬仗。


第二个关键词是, 2029年全部完成,提出了明确的时间节点,300多项改革目标在2029年实现完成。各种各样的三年计划、专项活动、世界一流的追求,都有其收官的时间节点,但是,大约有50%的企业其实是在应付差事,它们并非主动进取,而是为了满足上级的要求,上级要求年底必须完成某项任务,他们就勉为其难地在年底前完成。举一个极端的例子,在实施中长期激励改革的过程中,有一个试点单位想要尝试改革,这个单位处于母公司、子公司、孙公司的三级架构中,孙公司想要实施中长期激励,母公司要求子公司进行中长期激励的试点,子公司便选择了孙公司来执行。孙公司选择了一个更具针对性、更有激励性的方案,方案完成后,子公司提出孙公司的中长期激励措施可能有些过于激进,而且没有足够的工资总额支持。因此,他们认为该方案不太适合实施,但母公司要求子公司必须在年底前完成一家基地改革试点。于是,他们最终采取了折中的办法。子公司要求孙公司不要太过激进,将方案进行调整,同时,子公司每年会给孙公司一定的工资总额增量。最终,孙公司获得了一定的工资总额增加,子公司完成了母公司的专项任务,而母公司则向国资委提交了整个改革试点的先进工作经验。在改革中,许多企业都像举例企业一样,往往会对于改革目标采取折中措施。


改革并非一时兴起,也不是随意决策的结果,深化改革始终在进行中,一直在路上。2015年,体制机制改革开始,即“1+n”政策中的“1”,是指《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从2015年到2022年,一系列文件相继出台:工资总额决定机制、领导班子经营绩效、高管薪酬、科技人才薪酬激励操作指引、国有企业内部市场化薪酬分配操作指引、技能人才薪酬激励操作指引,以及即将发布的一系列政策文件,包括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超额利润分享、岗位分红、项目分红、员工持股等等,有无数个文件,这些文件实际上是在逐步深化改革的进程中推出的。从2015年至今,已接近十年,而到2029年将满15年。在这15年的时间跨度中,必然会有许多企业真正致力于实施一些实质性的事项。


在政策文件的执行过程中,80%-90%的国有企业的领导者认为:要做某件事,不是为了私利,也不是为了谋取个人职位,而是希望为老百姓做点事,希望公司发展得更好,推动行业发展。这些领导者非常有情怀,他们不敢越雷池半步,认为政策文件规定必须做的就要做,没有规定的就不敢尝试。然而,大约有5%-10%的企业做法与众不同,他们的思路是:想做一件事,先确定是不是为了谋私利,如果不是为了私利,没有政策文件就意味着没有限制。”这些人认为法律未禁止的事情都可以做,因此,他们会主动去相关部门,如人社部、国防科工委、国资委等,去探索、去沟通,说明他们为什么要做这件事,目的不是为了涨工资,也不是为了给领导贴金,而是希望通过机制吸引更优秀的人才,推动事业持续发展,而往往他们做完这些事情后,都能得到很多人的支持。还有一类国企领导人,例如上海国资委下属的一个基金公司副总,在市场化对标的三项制度改革的薪酬改革中,其认为既然要与市场化对标,那么工资就应该从三四百万涨到四五百万甚至五六百万,而在如此紧张的政治环境下提出涨薪,这是政治不正确的行为。这是国企领导人对于改革三种不同的状态:一种是寻找政策漏洞,想要钻政策的空子;一种是为了整个产业、国家和人才的发展去做一些改革和推进;还有一种就是左右摇摆、原地踏步。这三种状态没有对错之分,关键在于你想要成为哪一类人。


“世界一流”的国际化人才队伍建设,虽与这次大会关系不大,但其对整个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制机制的升级非常有帮助。“世界一流”概念在2022年提出的,如何实现世界一流?人力资源应该如何操作?首先需要有清晰的理念,明确世界一流人才队伍的概念与标准,明确之后,建立机制和专项举措,包括世界一流的指标体系设计、创新管理体系设计、组织项目评估、专业领军人才管理体系、国企企业家全球合伙人平台、组织能力提升专项工程、工资总额干部领导力提升专项工程、企业文化建设、国际化专家推荐机制、数字化人力资源平台等。想要成为世界一流,就需要在人力资源的体制机制上进行突破和创新,做一些与众不同的事情,这就要求不能只关注传统的三定制度、三项制度改革、薪酬绩效优化等,这些都是基础工作,而不是亮点。在最新的文件中可以看到一些影子,比如创新、效能,提倡高质量发展,背后的核心逻辑就是效能与人才。大会文件里面提到了战略科学家和各领域的专业领军人才,与我在2021年提出的新三支人才队伍的建设相吻合,包括国企企业家、企业家领军人才、天才少年等。在国资委最新的讲话中专门提到了平台性模式,要提高组织的指向性、压缩组织层级、提高组织运作的效率,需要使用平台的方式,还需要一些基础工作,如招聘选拔、人才培养、组织机构、岗位职级、薪酬绩效等。


02

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要点


大会文件涵盖了九大核心关注点,包括战略端、组织端、考核端、激励端、干部端、专家人才、文化端、劳动关系端以及效能管理端。


国有企业改革的第一个关键要点:战略方面。


原文: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完善管理监督体制机制,增强各有关管理部门战略协同(人社部、财政部、国资委、科技部),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战略功能、聚焦主责主业、主辅分离、新质生产力、去金融化),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考核导向高质量发展),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


其中增强各有关管理部门战略协同,如人社部和财政部之间的协同,国资委和科技部之间的协同,通过将原来国有企业的纵向条线横向打通,通过拉通和对齐来解决核心矛盾,推进经济布局的优化和结构调整。


第一是战略功能。国有企业的战略功能变得非常重要,国企的战略功能可能是专注于创新,也可能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目标,或者是与国计民生相关的日常安全。总之,国企的战略功能变得越来越重要,如果没有战略价值,国企将失去存在的意义,有可能被从国有体系中移除,推向市场竞争领域。因此,战略功能对于国企非常重要。反观我们自己企业,就需要思考哪些业务板块真正在履行战略功能,无关的业务可能就要取消掉了。


第二是主责主业、主辅分离。由于需要聚焦主业,并做好战略支撑,这可能会引发新一轮的主辅分离,主辅分离会带来辅助业务有可能走向市场化。


第三是新质生产力。这个词在当前的国企中广为人知,它代表着我们的战略模式,我要通过创新来突破中等收入国家的陷阱,这是国家的国策,新质生产力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第四是去金融化。对于科技型企业,要全力以赴地支持;而对于金融企业,则需要持续地打压。金融已经不再是一个产业,而是一种功能,它变成了国家的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因此,金融行业内部持续地进行薪酬限制、降薪和退薪,这些企业在国家的战略版图中的地位不再重要。金融行业中的薪酬下降,是因为过去最优秀的人才都涌向了金融行业,为了改变这一状况,需要通过金融监管不断地挤压金融行业,将优秀的人才再挤压到传统的科技领域中,让他们踏踏实实地从事实业,突破技术,增强综合竞争国力。这是国企,尤其是国资委下属企业中非常关键的一个特点,即去金融化。同时,金融企业需要做好人民性和政治性,发挥其人民性和政治性,要处理好金融的五大领域,将其作为服务于人民和国家政治经济的工具。


将战略放在首位的原因在于,战略对于人力资源管理在多个维度上都有直接的价值,战略有助于推动资本和企业做强、做优、做大,考核导向也必然会随之发生变化,增强核心竞争力和共同提升核心竞争力。此外,战略还要求将资源集中在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会导致“国进民退”、“国退民进”、“国进地退”等不同状态的出现。在这样的战略格局下,尤其是在“十五五”规划的确定过程中,企业的 “十五五”战略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如何与之匹配?在兼并购过程中,企业人力资源融合问题如何解决?剥离后企业人力资源处置问题如何处理?此外,作为全球产业链的领导者,如何在脱钩断链的背景下解决关键技术难题?企业如何在全球范围内招募优秀人才?国企想要有所作为,是否敢于提供资源、政策、机会和空间?这就是战略端的重要性所在。


国有企业改革的第二个关键要点:组织方面。


原文:推进能源、铁路、电信、水利、公用事业等行业自然垄断环节独立运营和竞争性环节市场化改革,健全监管体制机制。


组织端的变革有三个维度:差异化管控、组织变革、赋能式监督。


第一个维度,差异化管控。


差异化管控,根据不同领域采取不同的管控方式,对于自然垄断领域,仍然需要运营式的管控;对于市场竞争领域,例如国有企业的保利和招商,需要规则治理,确定相关的一些规则和管理权限,如战略、工资总额、组织绩效等,在这些规则的边界范围内,企业将拥有充分的自由裁量权和自主财产权;而在战略新兴领域,则应授权赋能,给予充分的机会和权限,并帮助企业不断提升自身能力,甚至可以考虑在国有企业的体系下,设立科技特区,为高科技、技术密集型领域提供充分的授权,类似于深圳特区,实行差异化的管控方式、审批策略和工资决定基础等。


第二个维度,组织变革。


在组织变革方面,国资委已经开始推动一些措施,如压缩管理层级、优化管理流程、建立快速决策机制、探索扁平化管理、平台运作等模式。国资委张玉卓在讲话中提到,国资委正在进行从四级架构优化到三级架构的工作,即母公司、子公司、孙公司、孙孙公司的架构将被优化为母公司、子公司、孙公司的架构。过去的多级架构,如五级、六级、七级,将被大幅削减。在与中国中信集团进行交流时,他们表示其架构是18级,按照国资委的要求压缩到四级或三级,对于他们是一项巨大的挑战。而四级压缩到三级,也存在着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该企业表示,压缩到三级后,其下属一个工厂只能有一个厂长和一个领导班子,直接面对1000多人,这显然是无法管理的。谷歌曾经尝试过类似的事情,但后来发现每天要直接面对200多人,处理邮件和指导工作,这超出了他们的能力范围。因此,压缩管理层级的核心不在于减少管理层级,而在于在合理的管理层级内,将权限均匀地分配下去。对于大型公司,如拥有上百万员工的公司,如果管理层级只有三级,这是不可行的。因此,这里提出两个建议:一是将权限分段管理,即总部管理到一定阶段,然后下放权限;二是建立柔性团队,以适应扁平化管理的需求。

国有企业在组织端面临的最大矛盾是协同的矛盾,主要体现在横向和纵向的协同上,横向协同指的是各部门之间的脱节,例如产销环节的脱节,各部门各自为政,缺乏沟通与协调。在人力资源部门内部,也存在类似的协同问题,例如,人力条线下的二级部门之间,如负责工资总额、干部管理、员工薪酬分配和绩效管理的部门,往往缺乏协同,各自制定自己的政策和制度,最终可能导致相互之间的矛盾。纵向协同,指总部管理与放权的界限不明确,导致下面的部门只能完全听从上面的指示,缺乏自主性和灵活性,这是纵向协同系统的问题。因此,在国有企业进行组织变革时,需要关注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加强协同,如果只是简单地进行岗位、编制和职责的确定(三定),颗粒度太小,并非真正的组织变革。国有企业在分工上做得很好,但关键是在加强协同的过程中,应该做到该管则管、能放则放、应分尽分。


加强协同有两个着眼点,第一个着眼点是管控。国资委强调了一个概念,即央企负责人要敢于担责、敢于放权、敢于给一线真正的松绑,其指出,目前央企将一线部门捆绑得太紧,原因是负责人不敢担责。过去国有企业在进行整个组织模式变革时,采用的是科层制的直线职能制管理方式,例如,在与银行合作时,银行部门垂直条线向下延伸,呈现出典型的直线职能制特征。这种管理方式“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上面的官员太多,基层单位需要应对各种指标。改革要求减少指标数量,最多不能超过20个。但实际操作中,部分企业采取了投机行为,将一两个大指标拆分为多个小指标,实际上并没有减少指标数量。这就是科层制直线职能制组织模式的典型特征,被称为官僚型组织结构。下一步组织变革,会从直线职能制的运营管控方式,逐渐向战略管控转变,给予下属更多的事业布置和放权。因此,在组织端,核心是管控方式的转变。第二个着眼点是平台型组织的建设,包括大平台和柔性团队,柔性组织可以被理解为增加一些非正式的管理者,柔性组织中的组长就是非正式的管理者。柔性组织可以更好地适应组织变革,而平台型组织则可以显著提高工作效率,随着组织变革的推进,这些概念需要被重视和实施。


第三个维度,赋能式的监督。


大监督体系现在一直在被提及,强调强化监管,并构建包括纪检监察、巡视、审计等在内的综合性大监督体系。监督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有了授权,授权是监督的前提,监督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授权和开展业务,确保工作不偏离方向。大监督体系应该后置,规则前置,从追责到预防,尽量在问题出现前解决,随着组织端的变化,这种监督方式也需要相应调整。


国有企业改革的第三个关键要点:考核方面。


原文:建立国有企业履行战略使命评价制度,完善国有企业分类考核评价体系,开展国有经济增加值核算;健全国有企业推进原始创新制度安排。


国企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呢?


应对一:“一利五率”战略替代 “两利四率”,提高企业的增加值、功能价值、经济增加值和战略性收入,此外,要进一步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收入和增加值的占比,这些可能会被单独作为考核标准。而作为人力资源部门,必须要比业务部门更加精明,在进行战略性新兴产业收入考核时,给大家设定一个考核体系,比如营业收入或利润,如果只关注营业收入,不一定能确保利润高。假设主营收入为5000亿元,战略新兴产业收入为500亿元,有些情况下,战略新兴产业收入可能难以达到500亿元的目标,这时可以给战略新兴业务设置一个保底,如果战略新兴业务没有达到500亿元,即使传统业务做得再好,这一项也会成为最高分,这样,就在考核中加入了一个约束条件。


应对二:创新评价、价值评价、战略评价和效能评价。在战略评价方面,需要注意的是战略任务,而非专项任务。很多单位在进行战略评价时,往往偏向于将战略任务转变为多个专项任务,这样就不再叫战略任务了。同时在考核中,绩效导向要发生变化,从业绩导向转变为价值导向,并加入效能的绩效、创新的绩效、失败的绩效等要素,这些评价将与之前提到的战略、战略新兴等概念结合起来,在考核端迎来变化。


国有企业改革的第四个关键要点:激励方面。


原文:深化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改革,合理确定并严格规范国有企业各级负责人薪酬、津补贴等;允许更多符合条件的国有企业以创新创造为导向,在科研人员中开展多种形式中长期激励;更好保障青年科技人员待遇。


激励端是大家最关心的部分,因为考核与整个大组织相关,而激励端则与每一位员工息息相关。


第一,深化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改革,具体涉及2018年十六号文件中关于国有企业工资总额决定机制的出台,以及深化国企工资决定机制改革,可能会有新的文件出台,其中会讨论限薪、降薪、退薪等问题。


第二,合理确定并严格规范国有企业各级负责人薪酬、津补贴等,各级管理者的薪酬将会受到一些强制性的要求。


第三,允许更多符合条件的国有企业以创新创造为导向,在科研人员中开展多种形式中长期激励。这可能会对原有的中长期激励带来一些新的突破,突破包括两种形式:第一种形式是工具箱的丰富,原来的工具箱中可能包括7-10个工具,现在可能会增加一些新的工具,使得工具箱更加丰富;第二种形式是原有中长期激励政策的调整,原有的政策文件中可能存在一些漏洞或不足,需要进行查漏补缺。此外,原有的政策要求也可能会发生变化。中长期激励政策的变化也是值得关注的,但这些变化主要针对科研人员,核心在于科技,强调科技的重要性。


第四,更好保障青年科技人员待遇


这些文件的核心观点就是,对于国企,想发财别进来,想当官别进来,想躺平别进来,想个人英雄别进来。因此,在工资总额的管理上,需要进行规范化,对于高薪干部的薪酬调整,应更多地倾向于科技人才;同时,要加强中长期激励措施,以及非物质激励手段,特别是要向青年科技人才倾斜。而退薪降薪、去金融化的核心目的也同样是希望形成人才的挤压机制,过去最优秀的人都选择进入金融企业,金融企业吸收了全国范围内最头部、最顶尖的人才,但因为中国的人民币的本币不够强,不能够像美元一样全球收割资产,金融企业不能全球收割,只能面向国内收割其它企业、收割民企,这样就会导致金融企业吸收了大量的优质的人才,又在吸收社会的资本,如习主席所评,使金融行业陷于奢靡之风。所以要形成人才挤压机制,一切最好的资源、最好的政策、最好的条件向新质生产力倾斜,凡符合新质生产力的就应给尽给,同时对金融行业限薪降薪,这就能倒逼人才回流到新质生产力行业,回到科研领域。


无论是从激励的角度,还是考核的角度,亦或是组织的角度来看,授权的必要性,其根源在于国企的本质,国企通常并不希望科技人才过多地参与到市场竞争中去,其通过授权,让科技人才能够放手一搏,卸下思想上的包袱,真正投身于重大事业中去。整个问题的关键在于科技,重复强调的是科技和创新,最终指向的是激励的层面。


国有企业改革的第五个关键要点:干部方面。


原文:落实三个区分开(把干部在推进改革中因缺乏经验、先行先试出现的失误错误,同明知故犯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把上级尚无明确限制的探索性试验中的失误错误,同上级明令禁止后依然我行我素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为推动发展的无意过失,同为谋取私利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激励干部开拓进取,干事创业,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常态化,加大调整不适宜担任干部力度;完善和落实领导干部任期制。


在干部管理方面,第一,要强化干部任期制。这里所说的强化任期制,关键在于提倡“能上能下”的原则。所谓“能上能下”,意味着干部既能晋升,也能降职,这一原则至关重要。重要的是“能再上能再下”,因为只有当干部能够经历再次晋升和降职的过程,他们才会敢于放心大胆地开展工作,而不是担心一旦降职就再也没有机会。


第二,干部领导力工程,这一点极为重要。


第三,处长革命。几乎所有政策文件基本上都是由处长们起草的。要将国有企业打造成一个吸引人才的磁场,构建一个人才能量场,就应当让国有企业中的优秀人才都能够充分释放他们的激情和活力,而不是让这些优秀的人才感到心灰意冷。


当前国有企业有两个明显的特点。第一个特点是最优秀的人才往往能够得到晋升,担任领导职务的都是真正具有高水平的人,虽然有3%-5%的人可能存在裙带关系,但95%的领导者都是通过辛勤工作、实际操作和巧妙工作,以及全力以赴的努力而得到提升的;第二个特点是,由于国有企业曾经吸引了大量优秀人才,而机会总是有限的,因此有一部分人可能会被误判,进而选择离开,固化现象确实是当前国有企业的一个问题,我们需要关注。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核心关注点不应是如何挑选出最优秀的人才,因为最优秀的人才无论在哪里都能脱颖而出,就像锥子终将破土而出一样。因此,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时,关键不是激励和激活最优秀的人才,而是要让那些一流但非顶级的人才也愿意投身于干事创业。比如,一个人民大学的硕士毕业生,在公司中逐渐成长,这样的优秀青年才俊,虽然他们可能不是顶尖人才,但如果能给予他们充分的机会,让他们去实现自己的事业理想,释放才华,并获取相应的回报,这是非常重要的。


第四,优化干部综合评议量表。既然战略已经发生了变化,组织的管控模式也随之改变,考核导向也在更新,那么干部的综合评议量表自然也需要进行优化。目前实行的“一报告两评议”的干部考察方式,是很有价值的,但是考察的维度需要调整。


国有企业改革的第六个关键要点:专家人才方面。


原文: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着力培养造就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强化人才激励机制,坚持向用人主体授权,为人才松绑,建立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


其核心在于以下几点:


第一,在应对挑战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强化顶级人才的价值。为了实现这一点,我们必须在全球范围内整合人才资源,能否吸引全球最优秀的人才成为关键。


第二,招聘端需要投入更多的努力。过去,国有企业招聘相对容易,但现在想要吸引优秀人才则难度较大。国有企业过去在招聘时过于强调组织,对人才的关注不够,对顶级人才的吸引力不足。未来,如果想要吸引这些顶级人才,就需要重新考虑人力资源策略。去年有些单位接到国资委的要求,要进行全球人才整合,招募国际化人才,这也是一个考核指标。


第三,强化人才发展的职能变得尤为重要。在国有企业中,有许多优秀人才被埋没,无论是通过提供机会来引导人才发展,还是通过提升能力来推动成长,都需要国企积极行动起来。在人才发展职能中,培训并不等同于人才发展,培训只是一种工具,即使培训工作做得再好,也不代表人才发展做好了。


第四,专业人才评聘结合。避免搭便车、拉关系当专家。需要推出相应的机制,表现不佳就应降职,表现优秀就应晋升。


第五,建立专家素质模型。天才是一种特质,不是一种能力。



国有企业改革的第七个关键要点:文化方面。


原文:教育引导全社会自觉遵守法律,遵循公序良俗,坚决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教育引导不是特指国有企业,而是强调教育引导全社会。除了党建之外,还需要强化企业文化,过去常常将党建和企业文化混为一谈,但实际上,这两者是不同的概念,要在内部树立标杆和榜样,强化荣誉激励,强化认可激励,以此来端正企业文化。


国有企业改革的第八个关键要点:劳动关系方面。


原文:按照自愿、弹性原则,稳妥有序推进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


在劳动关系方面,提到了65岁退休的议题,我提出了一个新概念,未来需要关注“银发劳动者”。渐进式退休,65岁,男女同步退休,这已经成为定局。

对于这一改革,我们要做的是:


第一,要完善关于银发劳动者的激励约束机制,公司里年龄较大的员工,部分倚老卖老,以身体缘故推辞工作与任务,因此需要建立激励约束机制。


第二,银发劳动者的劳动保护机制。35岁以后,体力跟不上年轻人,反应变慢,身体机能下降,要接受这个事实,为银发劳动者做好劳动保护的基础工作,以避免引发劳动者的躺平现象。


国有企业改革的第九个关键要点:效能管理方面。


效能管理端,效能管理体系要建立;HR要紧跟环境,赋能业务,创造价值,引领变革。


本文摘自互联网

相关文章
集团企业的典型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