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软件干货分享:从海思科技看企业组织战略,你懂了吗?
合协人力资源管理软件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一个在企业内部默默无闻的品牌和组织,在今年中美贸易战时一鸣惊人?合协人力资源管理软件认为,海思科技的成功,就在于华为在组织战略及内部人力资本的投资远见,值得中国那些致力于引领行业发展的优秀企业借鉴。
未来没有组织战略思考的企业,将很难获得持续性竞争优势;
众所周知,华为自定位于通信行业以来,就一直以超常规的速度和质量发展并超越了行业原有的主角而成为领导者,其战略规划的前瞻性值得借鉴:
战略举措Ⅰ:华为在内外环境良好的情况下,就做出了极限生存的战略假设;
相关资料显示,在很多年前,华为就成立了“蓝军部门”。它的主要任务是唱出对立面,虚拟化各种对抗性声音,模拟各种可能的信号,甚至提出一些危言耸听的警告。按照任正非的解释,“蓝军部门存在的价值就是想尽办法来否定红军”。(“红军”代表着现行的战略发展模式;“蓝军”代表主要竞争对手或创新型的战略发展模式)。通过这种自我批评,为公司董事会提供决策建议,从而确保华为走在正确的道路上。任正非在一次内部讲话中说:我们一直以来做芯片、终端操作系统是出于战略的考虑,如果他们突然断了我们的粮食,芯片不给我们用了、Android 系统不给我用了、Windows Phone 8系统也不给我用了,我们是不是就傻了?
任正非的极限生存战略假设,也在海思芯片掌门人何庭波致员工的一封信中得到了印证:多年前,还是云淡风轻的季节,公司就做出了极限生存的假设,预计有一天,所有美国的先进芯片和技术将不可获得,而华为仍将持续为客户服务。为了这个以为永远不会发生的假设,数千海思儿女,走上了科技史上最为悲壮的长征,为公司的生存打造“备胎”。在美国将华为列入所谓的“实体清单”时。她宣布:之前为公司的生存打造的“备胎”,一夜之间全部“转正”。在华为陷入巨大生存危机的关口,站出来为华为正常业务开展保驾护航。
“极限生存的战略假设”正是因为任正非相信“惶者生存”的理念而提出的。他认为华为的竞争对手仍在“时刻的盯着”。如果不主动打破自己的优势,其他人迟早会打破。因此美国对华制裁的手段用在华为身上却不灵验了,因为华为不仅有自己的硬件备胎——海思芯片,而且也有自己的软件备胎——鸿蒙操作系统。
战略举措Ⅱ:深挖核心技术,提出“业务连续性管理”策略;
多年来,在全球产业链的分工下,中国一直扮演着制造大国的角色,在创新能力以及前沿技术研发方面相对薄弱,几乎依赖于进口,严重受制于西方。而随着中国日渐强大,世界竞争格局发生着微妙的变化,中国正逐渐从劳动密集型制造转变成高端制造,这其中的变化源于技术的创新和科技的进步。
而在改革开放初期,很多外资企业来中国建工厂,但当涉及到技术问题时,公司都专门请国外的专家千里迢迢来中国解决,不让中国人做技术方面工作,像“防贼”一样,生怕中国人“偷学”到一点先进技术,即便中国花了大价钱采购一台超级计算机,美国都要自己掌握启动密码和机房钥匙,同时要求中国的技术人员必须要在美国的监视下才能进行实验操作,西方对中国处于严厉的技术封锁状态。
也正是因为任正非看到关键问题所在——如果一个国家、一个公司始终只做零件组装,技术全靠进口,那么必将活的十分屈辱,一旦不听话,随时可能受它国制裁。
任正非花了40亿美元,去向当时拥有最先进管理理念的IBM取经。业务连续性管理就是IBM在华为内部提出的重要理念之一,通过这一项策略,评估出什么技术比较关键,什么技术容易被人卡住脖子,把成千上万项技术研发按照重要性和优先级排序,并对供应链的安全性进行评估,对风险进行把控。简而言之,就是对于供应链上所用到的外部技术进行评估,在一些关键技术上建立内部替代计划,虽然性能上在短期可能不能媲美原有方案,但可以保证维持业务连续性。也正是因为这个制度,成就了今天华为的“备胎”计划,“业务连续性管理”作为一项风控措施,被华为十年如一日地贯彻了下来了。
众所周知,中国大部分的芯片都来自于美国高通、英伟达等美国芯片制造商,很多人还在做全球产业链分工的美梦,和平年代,正常运转,但是到了非常时期,技术供给终止,中国的厂商都会处于被动的地步,一旦没有技术的供给,业务将无法进行。
目前,华为每年投入数以千计进行前沿技术的研究,是世界上投入最多、获得技术专利最多的企业之一,在智能手机上的专利技术已经超过苹果和高通,技术的领先使得华为成为通信产业和通信技术的领跑者,成为通信领域面向大洋的领航者。
战略举措Ⅲ:不管取得多么辉煌的业绩,企业领导人始终把忧患意识贯穿在企业文化中,不断地传递给员工。
华为领导人任正非喜欢阅读中外历史、政治、经济等方面的书籍,他会将企业发展和我国历史王朝的兴衰进行比较性研究。据了解,任正非常常在会议上拿历史镜鉴企业的人和事,以此提高华为艰苦奋斗的警惕性。一直以来任正非危机感十足,他总是担心奢侈和贪图享受会毁掉华为。他说,古代新王朝一开始都注意励精图治,艰苦奋斗,对奢靡之风一般都能保持足够的警惕,但经过几代就纸醉金迷、世风日下了,如果华为积累了这种病,不用几年就会破产。
就连他去欧洲旅游的时候也不忘去揣度欧洲过去的辉煌与今天的走衰,古罗马由盛而衰、地理大发现时期的葡萄牙、西班牙的往日辉煌与今天的落魄,这些历史上一时兴盛的国家逐渐走向衰败的历史,都会让他马上联想到华为的未来。
所以,当有人对华为赞美有加时,他随时都告诫自己要冷眼看华为,要看到华为的缺陷与问题,居安思危是华为的警钟。任正非时刻保持自我批判,对员工也要求他们能够抵御那些追求舒适本能的生存惯性,走出疲劳、病态和腐败。任正非说华为要持续存在下去,每个人都必须要坚持“自我批判”,少了自我批判与反省,企业就离死不远了。
在一次任正非的演讲中,他提到:“生命消失的前奏是衰老和疲劳,而企业的衰老和疲劳速度更是惊人,像美国的贝尔实验室、摩托罗拉、加拿大北方电讯,日本的NEC和索尼,芬兰的诺基亚,法国的阿尔卡特等等,这些企业为什么都不再辉煌?最重要的原因不外乎两点:一是它们太有历史了,二是它们习惯把过去的经验用到现在的挑战上,我不希望这些东西在华为身上出现。”
笔者认为,今天的商业环境今非昔比: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处于物资匮乏的不饱和状态,需求大于供给,企业生产什么,市场就接纳什么;而今天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已经从原来的卖方市场逐渐过渡到买方市场,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不仅如此,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企业更要直面全球的市场竞争。在这种情况下对于中国的企业来说,想要走向强大和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有组织战略规划、前瞻布局的部门,对商业、对市场有鹰一样敏锐的洞察力,为组织战略部署出谋划策。以前市场竞争拼的是速度,谁设备精良,谁组装快,谁出货快,谁就能抢占市场,对于今天的企业来说,拼的是组织的战略思想,拼的是组织是否有前瞻布局,是否有向死而生的勇气。企业家也应当从以前只重视资金、设备、厂房走向对组织战略布局的重视。
以华为为例,一个已经相当厉害的企业还把竞争的弦绷得如此紧张,还要把自己的处境想得如此的凶险,正是因为任正非的忧患意识,以及他超前的战略部署、极限生存假设和业务连续性管理策略。在他看来任何事物都会与华为的未来命运挂钩,不断用中、西方大国崛起和衰亡的历史警醒自己和员工,也是鉴于这么多曾经优秀的企业一夜之间轰然倒塌,任正非才会天天思考失败,而对成功视而不见,忧心公司随时会垮掉,垮掉以后怎么办,任正非的作为真是秉承孔子所言:临事而惧,好谋而成。
本文摘自互联网
- 人力资源管理软件职场干货:公司好不好,看HR就知道了
- 人力资源管理软件职场干货:HR如何解决跨部门沟通带来的困扰?
- 南沙科金控股集团携手合协EHR软件
- 人力资源管理软件职场干货:“我有五年招聘经验”“不,你根本没经验!”
- 人力资源管理软件职场干货:只要认真搞,没有什么KPI搞不挎的企业
- 人力资源管理软件职场干货:ChatGPT能否成为一位资深的HR?
- 人力资源管理软件职场干货:面试黑话翻译,听懂就是避坑
- 人力资源管理软件职场干货:关系与制度:从“为亲者隐”谈组织信任关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