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行业文章

广州合协EHR软件社会新闻:农民工找工易大学生就业难

发布于 2014-12-25 11:01:57   阅读次数:


广州合协EHR软件(人力资源软件)小编为您报道: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速7.4%,创1990年经济增长3.8%以来最低。但1~8月份,全国新增就业人口970万人,占全年目标的97%,经济增速与就业增长背离。城镇调查失业率呈下降趋势,其中今年345月的城镇调查失业率分别为5.17%5.15%5.07%

经济增速与就业增长背离的原因

中国出现经济增速与就业背离新迹象的直接原因是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释放的改革红利,加之今年31日起,全国实施新的商事登记制度等一系列改革,创业门槛大大降低。18月份,新注册市场主体超800万家,带动上千万人就业。就新注册企业数而言,自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开始到现在不过半年时间,同比增幅近60%

经济增速与就业背离的深层次原因是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和人口红利的逐步淡出。今年新增就业1000万的目标主要靠第三产业实现。实际上,去年已经出现就业与经济增速背离的现象。2013年经济增速7.7%,新增就业1300万,即每一个经济增长点带动168万个新增就业。按此推算,今年要实现1000万就业岗位,只需 6%的经济增长即可实现。李克强总理指出,过去中国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就会拉动大约100万人就业。经过这几年经济结构的调整,尤其是随着服务业的加快发展,目前大概GDP增长1个百分点,能够拉动130万甚至150万人就业。第三产业的就业促进效应远超第二产业。

然而,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不如第二产业,我们发展第三产业,不是在第二产业萎缩基础上,而是要求工业增加值维持在一定的水平。现在工业增加值增速低于GDP增速,8月份规模工业增加值只有6.9%,说明该行业在萎缩。同时,要防止中国人口红利的过快淡出。统计数据表明,中国劳动力数量的绝对值在下降。201015~59岁的劳动力93961万人,到2013年下降到93500万人。中国人口的刘易斯拐点已经到来。2003年以前中国劳动力绝对过剩,企业不用加工资,劳动力无限供给。2003年到2010年,中国劳动力进入相对过剩,企业工资不增加,劳动力就稳不住,2010年以后,不管企业涨不涨工资,劳动力绝对值下降。到201515~64岁的劳动力也开始下降。有人认为,中国劳动力基数大,绝对值下降并不影响企业用工,实际不然。中国就业已呈现严重的结构性问题。

就业出现的新现象

目前中国就业出现的新问题主要有:一是农民工找工作容易,大学生就业难。今年高校毕业生达到727万,创历史新高。二是青年人就业容易,中年人就业难。三是东部大城市找工作容易,中西部小城镇难。中国就业出现的新问题是由中国经济结构、人口结构和区域发展结构失衡造成的。从经济结构看,中国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消费贡献不够。投资三大领域,基础设施、房地产需要多少大学生。工业投资,大部分企业主要不是在两头,即搞研发、设计、品牌、网络、营销、管理、市场和价值链,而是大量引进流水线,追求成本最低,流水线上需要几个大学生。

从人口结构看,中国青年劳动力逐年减少已是客观事实。据美国人口普查局20111月的数据,20102030年全世界年轻适龄(15~29岁)工作人口预计增长超过7000万,中国减少1个亿,20102030年全世界50~64岁人口的预计增长4.31亿,中国增加9500万。“六普”发现中国人口大量集中在40~44岁和20~24岁这两个年龄段,20岁以下人口迅速减少。今后10多年,产业结构调整如不到位,中年人就业将会变得更加困难。从区域发展结构看,由于沿海大城市集中过多的经济发展资源,导致大量流动人口涌向沿海大城市,大城市资源环境压力剧增,生活成本上升。中西部地区特别是欠发达地区人口过多流失,造成服务业难以集聚,工作岗位减少。

就业问题解决途径

解决中国就业出现的新问题,需进一步加快改革和结构调整力度。

首先,加快结构性减税步伐,提高全社会创业积极性。结构性减税涵盖以下四方面:一是进一步减轻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税收负担。国务院决定从今年101日至2015年底,月销售额3万以下小微企业等暂免征增值税。从201411日到20161231日,对于年纳税所得额低于10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减按50%计入应纳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所得税。税务总局对小微企业标准大大放宽。作者认为,应将这两项政策常态化、制度化。

二是加大民生领域的税收支持力度,如通过制定老年产品税收减免政策,非公有制养老服务机构税赋减免政策,包括养老机构、老年产业用地优惠,养老服务机构用水、用电、燃气、电信的优惠,补贴政策、政府采购及鼓励社会对养老服务机构的捐助等扶持养老产业发展。三是通过实施较低进口暂定税率等方式,鼓励国内不能生产或性能不能满足要求的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以及国内紧缺的重要能源、资源、原材料等产品的进口。降低奢侈品关税。四是稳步推进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推进增值税改革,适当简化税率。

其次,加快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的全国推广,扩大服务业开放。上海自贸试验区选择金融服务、航运服务、商贸服务、专业服务、文化服务以及社会服务等六大领域,18个方面服务项目开放。一方面为社会投资找到新领域、新出路,另一方面服务业投资开放,为青年大学生就业找到新的渠道。从上海自贸试验区实践看,今后5年自贸区新增就业岗位至少20万个,而且大部分都是大学生才能胜任的就业岗位。

再次,大力发展养老产业。养老产业是随着人口老龄化而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型产业,是为老年人口提供产品或服务、满足其衣食住行用以及精神文化等方面需求的综合性产业体系,包括老年用品制造零售业,养老房地产业,居家养老服务业,养老保健医疗服务业,养老保险理财业,养老教育服务业,养老精神文化娱乐业,养老人员培训业等。目前,一方面企业生产能力过剩,企业开工不足;另一方面,社会急需的老龄产品又无人生产。2012年全国老年人退休金1万亿,加上养老储蓄几万亿,2020年和2030年全国老年人退休金分别达到2.8万亿和7.3万亿。但是国内为老年人提供的产品与服务不足1000亿。

目前与老年服务业密切关联的上游产业,包括老年健康医疗用品产业、老年食品保健产业、老年生活用品产业、老年居住建筑产业、老年复健及辅助用品产业、老年休闲娱乐用品产业等更是严重缺乏。此外,老年旅游、老年教育、老年保险、老年财务规划、老年后事规划等软性产业领域也处于空白或低水平开发阶段。发达国家老龄产业成功走向市场,老年人的社会保险、社会服务等公共支出是年轻人的3倍,已成为第三产业重要支撑。增加老龄产业有效供给能有利于缓解就业压力,特别是中老年劳动力的就业。据推算,2015年我国老年人护理服务和生活照料的潜在市场规模将超过4500亿元,养老服务就业岗位潜在需求将超过500万个。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中老年劳动力的绝对量还会增加,结构性失业会更加严重。由全球金融危机引发的外需减弱,经济体制改革使得一批职工下岗,这些人需要重新就业,随着社会转型、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有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出来就业。要解决中老年劳动力就业,发展老龄产业是最合适的。

最后,加快产业的梯度转移。全球产业经历四次大规模转移。第一轮是上世纪50年代美欧向日本产业转移;第二轮是70年代日本向“东亚四小龙”的产业转移;第三轮是80年代中期“四小龙”向我国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第四轮产业是目前我国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产业扩展和向越南、印度等低成本国家产业转移。外资在中国投资路线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初期主要集中在“珠三角”,投资占70%以上。90年代中期至90年代末期“长三角”崛起,与“珠三角”平分秋色。21世纪初环渤海兴起,外资向北集聚。最近几年外资向中西部转移。2011年上海一个年产值2106亿元的代工企业广达电脑,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6.78%,雇工6.5万,现转移到重庆,带走大量就业人员。而广达集团在松江启动“云计算”计划,第一条生产线月产值在11亿至12亿元。


本文摘自互联网

相关文章
集团企业的典型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