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行业文章

HR探讨大学生就业率何时不会让人雾里看花

发布于 2014-6-12 9:43:35   阅读次数:


69日,由麦可思研究院撰写、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大学生就业蓝皮书—《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在北京发布。这份蓝皮书显示,2013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1.4%,比2012届略有上升,此结论基于对2013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的抽样调查,在全国回收的样本约26.8万。报告称,大学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稳定。

 

2013年,高校毕业生高达699万,创历史新高(这一纪录在今年被打破,2014年应届毕业生数量将逾700),在实体经济面临诸多困难情况下,这一年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公众普遍对毕业生就业前景感到担忧。

 

69日公布的这份大学生就业蓝皮书,则得出了与包括毕业生群体在内,公众判断所不同的结论。《新京报》68日报道,由北京青年压力管理服务中心发布的另一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也显示,2013年的大学生就业压力比起2012年不升反降。报告解释称,2011年,大学生期望月薪值较前一年翻番,此后则持续下降。期望月薪的降低使得毕业生更容易找到工作,这个解释当然符合逻辑。

 

两份报告发布后,因为有违人们此前的判断,也都引起了一定范围的质疑。尽管这两份报告都不是教育部主持发布的,但许多质疑者仍怀疑主持单位的调查数据有失全面,也不准确。

 

2003年,教育部出台《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就业率明显偏低的地方和高校,原则上要减少招生、控制招生或调低增幅”。从2005年起,高校招生计划就被确定与毕业生就业状况适度硬性挂钩。2009年,有毕业生通过媒体曝出“被就业”。教育部先是声称“被就业”属个别情况,而后却连续下发多个通知,要求高校在毕业生就业管理工作中不得弄虚作假或侵犯毕业生权益。

 

就业率事关高校切实利益,教育部整顿“被就业”的动作又很大程度上停留于各校自查自纠,因而要想软弱无力的整治发挥出遏制造假的作用,有些不切现实。如此一来,有理由怀疑,教育主管部门之外的第三方机构在开展就业率调查中,相关高校、毕业生延续了对就业情况的或主动或被动虚报。

 

当然,如果麦可思研究院和北京青年压力管理服务中心的报告所反映的就业率情况属实,就确实可以说明教育部整顿“被就业”工作取得了超出公众想象的成效,也能反映中国经济回暖的乐观现实。

 

现在的问题就在于,在常识判断与第三方机构的抽样数据发生了矛盾。我们不能轻易断定第三方机构的抽样数据的准确性和代表性。

 

实际上,大学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大体可以通过毕业后一个月、三个月、半年和一年的社保缴纳数据来反映。如果教育和人力资源等主管部门,再根据不同地区少部分灵活就业、创业或供职于小型企业、不规范经营单位而未能缴纳社保的就业情况,再以一定加权比率汇总到社保缴纳数据中,就能够得出最接近真实的就业率数据。

 

正如北京青年压力管理服务中心发布的报告所指出的,真实就业率对于当年及次年毕业生期望月薪有着重大影响,因而有关待就业人群的切身利益。国家教育和人力资源等主管部门有责任开展这方面调查,让公众特别是待就业人群对就业形势不再“雾里看花”。

 

 


本文摘自互联网

相关文章
集团企业的典型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