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广毕业生签约率不足三成 京沪吸引力跌出三甲
随着毕业生数量的居高不下,“逃离北上广”的口号已成现实。
近日,智联招聘发布了《2014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形势报告》,数据显示,应届生岗位竞争指数排行从高到低排行第一位的是二线城市的苏州,西安、南京分获第四、五名,而身为一线城市的广州、深圳、北京、上海则分别排在二、三、六、八名。
“一线城市的就业岗位趋于饱和,但反观其他二三线城市,就业缺口仍然存在。毕业生的就业倾向由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渗透是个趋势,也是一个理性的选择。”4月15日,国家行政学院公共行政教研室主任竹立家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就业难”是我国近几年甚至未来多年都会面对的大问题,去年高校毕业生创下了历史新高。但没有最难,只有更难。记者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新近发布的数据中了解到,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比2013年增长28万人次,再创历史新高,被称为“更难就业季”。
“北上广”吸引力渐弱
从北上广回到家乡、从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转移,大学生毕业“回流”现象日趋普遍。
4月15日,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堂旁边的跳蚤市场堆满了各类二手书,五块钱一本的考研资料、一块钱一本的专业用书随处可见,售书人大都是应届毕业生,王峥便是其中一位。
“我已经决定回老家保定,父母在那边已经给我安排得差不多了。”金融专业的王峥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四年前刚来北京时,打定主意要留在北京,认为只有在北京混不下去的人才会回家。但是,近两年,随着北京就业形势的严峻以及地方经济的发展,很多师哥师姐都选择了回老家或者老家附近的二线城市奋斗,幸福指数比漂在北京高很多。
据本报记者了解,王峥的寝室一共有6个人,一个人签约了某证券公司,一个选择了出国留学,剩下四个考研人员中,除一人金榜题名外,包括王峥在内的三人均已获悉落榜。
“我们三个都回老家,因为应届毕业生回到地方相对好安排工作,工作几年后再回去则很难再进入机关事业单位。”王峥表示,在北京想找个实习的地方都难,更别说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了。
但是,与王峥不同,记者采访到的另外两名心理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她们均选择在京读研,即便今年考不上也要临时找份工作等待明年再考,“心理学专业跟其他专业不同,本科生的水平是远远不够的,至少也得是研究生毕业。不过,就目前而言,这个专业在地方上还是比较稀缺的,所以,研究生毕业后也许会考虑往二线城市转移。”
“现在的毕业生相对更自我一些,大都承受不了太大的生活压力,加之大都是一个孩子,大部分父母都愿意在身边为其子女安排工作。”4月15日,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一研究员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与其说他们是逃离北上广,不如说是他们主动放弃了一线城市,而未来这个流动趋势将会愈发明显。
2014年初,智联招聘公布网络招聘大数据信息,其中,2013年高校毕业生里有61%主动逃离一线城市,前往二三线城市工作生活,这个数据,在2011年时还是46%。
同时,第三方教育咨询机构麦可思近日联合腾讯教育组织的“2014届应届大学毕业生流向跟踪调查”结果显示,想在“北上广深”就业的大学毕业生不足三成,二线城市反而备受青睐。
二线城市吸引力提升
“宁可回乡当土豪,不在北上广当土屌”,此现象的背后不单是一线城市优势的缺失,更多的则是二三线城市吸引力的提升。
“毕业生逃离北上广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一线城市的岗位相对饱和,二是生活成本的日渐走高,三就是二三线城市岗位的含金量大幅增加,这是关键。”竹立家给记者这样一组数据,加上应届毕业生在内,我国每年需要安排的就业人数在2800万左右,即便国民经济按照8%-10%的速度增长,每年新增的就业岗位无非只有900万到1200万左右。2013年算不错,解决了1400万人的就业问题。换句话说,中国近半劳动力的就业都成问题。这种情况下,随着各种政策的出台,从珠三角到长三角,从渤海湾到中西部,二三线城市充满了经济发展的张力,很多大型企业均在二线城市投资建设,就业岗位呈逐年增加趋势。
据中科院统计,近年中国二线城市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逐年提高,发展速度也高于一线城市,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第二套发动机”。
“我决定回保定的主要原因就是早些时候听说了‘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消息,未来保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发展将不可同日而语。”王峥告诉记者,“副中心”的概念不仅让闻风而动的投资客奔赴保定,同样成为他和另外几个同乡回归的因素之一,加之一线城市生活成本的增大,与收入很难形成正比。
据记者了解,王峥家在保定有两套房产,均在一百平方米以上,如果留在北京,即便将两套房子卖掉也买不起北京的一套小户型。
记者同时了解到,严峻的就业形势以及毕业生就业观念的变化为二线城市带来机会。很多地方政府为此出台了各种人才补贴政策,当地企业也纷纷以提供无息贷款买房、廉租房等优惠条件吸引应届毕业生,而这些,着实是种诱惑。
记者梳理各地统计资料发现,截至目前,北、上、广三地毕业生的签约率均不足三成,上海甚至尚不及两成,而四川、昆明等地的签约率最低为四成,最高已高达六成,其中,从北上广签约过去的毕业生数量明显增多。
本文摘自互联网
- 人力资源管理软件职场干货:公司好不好,看HR就知道了
- 人力资源管理软件职场干货:HR如何解决跨部门沟通带来的困扰?
- 南沙科金控股集团携手合协EHR软件
- 人力资源管理软件职场干货:“我有五年招聘经验”“不,你根本没经验!”
- 人力资源管理软件职场干货:只要认真搞,没有什么KPI搞不挎的企业
- 人力资源管理软件职场干货:ChatGPT能否成为一位资深的HR?
- 人力资源管理软件职场干货:面试黑话翻译,听懂就是避坑
- 人力资源管理软件职场干货:关系与制度:从“为亲者隐”谈组织信任关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