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软件职场干货:降本增效的4个层级,成功企业至少达到第二层
企业降本增效的四个层级:
第一级:增效改善,关注具体事项的改善;
第二级:全面成本管理,控制和消除浪费;
第三级:团队主动挑战更高目标,公司提供发展机会;
第四级:战略导向降本增效,深植于企业基因与文化。
每个层级都需要不同的能力和方法,而且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练习和积累才能达到下一个层级。
降本增效为什么总是不见效?
存量时代,降本增效已成为企业谋求生存与发展的关键。
大家的降本提效方法不外乎这几种:砍成本、砍流程、砍人员,内部流程梳理优化、提升组织人效......
但企业对降本增效的理解不同,效果也因人而异。
有的企业借此实现组织“轻装上阵”,稳步快跑前行;有的企业却反响平平,效果反复,甚至元气大伤。
降本增效难以有效推进,大多数问题都如出一辙:
1. 缺乏明确的战略规划,各项措施零散,没有系统性;
2. 为追求成效过度依赖短期策略,损害长期利益;
3. 忽视文化和变革管理,员工抵触,参与热情不高;
4. 缺少跨部门协作,各部门各自为政;
5. 没有数据支持决策,难以评估跟进实际效果等等。
长贝咨询夏淑军老师提出,降本增效不仅仅是一种短期的应对措施,更是企业长期生存和发展的一项基本功。
企业需要形成以战略为导向的降本增效,从点到面,就像一个“金字塔”,逐步上台阶,提升改善的层级。
第一级:增效改善,关注具体事项的改善;
第二级:全面成本管理,控制和消除浪费;
第三级:团队主动挑战更高目标,公司提供发展机会;
第四级:战略导向降本增效,深植于企业基因与文化。
每个层级都需要不同的能力和方法,而且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练习和积累才能达到下一个层级。
增效改善,关注具体事项的改善
在第一层级的增效改善中,企业通常是为了应对某些具体问题或突发状况而做出的快速反应。
这些行动往往是点对点、局部的,只针对某个具体环节或流程,而不是整个组织或系统的全局优化。
目的是马上解决问题,提高效率或减少成本。
例如,生产线上的某个环节出现了瓶颈,企业可能会立即调整排班或增加临时工来缓解压力;
生产部改进了内部的生产流程来提高效率,但不一定会影响到其他部门。
在这个阶段,员工不会主动有意识地控制成本,需要外力推动强制执行,针对每一个具体、细小的目标和事物做改善。
关键在于企业要快速识别问题所在,并建立一套快速响应机制,能够在出现问题时迅速采取行动,运用现有工作流程的方法,防止问题进一步恶化。
虽然这类改进能够带来一定的效果,但由于它们往往是孤立的,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往往效果有限,难以持续。
全面成本管理,控制和消除浪费
不同于第一层级的局部改进,全面成本管理强调的是
——对整个组织的成本结构进行全面审视,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到产品分销等各个环节都要纳入考量。
在这个层级上,企业不仅仅是寻找并解决当前的问题,而是要建立一种持续改进的文化,不断地寻找成本节约的机会,并将其纳入日常运营之中。
企业要深入分析成本产生的原因,不只是表面的数字,更要探究背后的原因,比如为什么会有过多的库存、为什么生产效率低下等等。
通过精益管理、六西格玛等方法论,企业可以识别并消除生产过程中的浪费,如过剩生产、等待时间、不必要的搬运、过度加工、库存积压、不合格品等问题。
在这过程中,企业需要具备一系列关键能力和方法:
成本动因分析:深入了解成本产生的根本原因,并分析成本变动的因素,找到控制成本的关键点。
数据驱动决策:利用数据分析工具和技术,如ERP系统、大数据分析等,对成本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支持决策制定。
流程再造:有能力重新设计企业内部流程,消除不必要的步骤,简化作业程序,提高工作效率。
绩效考核与激励:建立与成本控制相关的绩效考核体系,确保员工的积极性和责任感,鼓励他们参与到成本管理中来。
团队主动挑战更高目标,公司提供发展机会
第三层级是企业从被动管理转向主动发展的关键阶段。
这时企业已经超越了单个问题的解决和成本控制,进入了团队自主发展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团队成员不再被动地等待指令,而是积极地设定并追求更高的目标。同时,公司也需要为员工提供发展机会,促进他们的成长,从而实现企业整体的进步。
这时企业管理者需要从这4个方面激发团队成员的内在动力,提供成长空间:
目标导向:团队和个人都有明确、具体、可衡量的目标,并且这些目标是与企业的长远战略相一致的。
赋能员工:公司需要为员工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包括培训、职业发展路径、晋升机会等,帮助他们不断提升自身能力,更好地实现个人目标。
开放沟通:在这一层级,开放的沟通氛围至关重要。团队成员可以自由表达意见和建议,管理层则需要倾听并及时反馈,确保信息的畅通。
创新氛围:鼓励创新思维和方法,允许试错,并从中学习。这种文化能够促使团队不断寻求更好的解决方案,而不是墨守成规。
战略导向降本增效,深植于企业基因与文化
战略导向的降本增效,指的是企业将降本增效的理念深入到其核心价值观和文化之中,使之成为企业DNA的一部分。
这意味着企业不只是短期的财务目标,也不仅仅在战术层面上进行成本控制,而是将其视为一项长期的战略目标,通过系统化的方法来实现持续的优化。
文化渗透:企业需要建立一种全员参与的文化,从高层领导到一线员工,让降本增效成为每个员工的自觉行为,而不是单纯依靠管理层的命令或监督。
跨部门协作:成本控制不是某个部门或个人的事情,而是需要跨部门的合作与协调。通过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确保各部门之间的信息流通,共同推动成本优化。
长期视角:企业需要具备长远的眼光,不仅仅关注短期的成本节省,更要在意长期的价值创造。这意味着有时需要投入资源进行前期的改进,以换取未来更大的回报。
最终,降本增效成为企业的一种本能反应,不需要刻意去做,所有决策都会自然而然地考虑到成本效益比。
这时企业会达到一个高度成熟的阶段,具备了持续的竞争优势。
本文摘自互联网
- 人力资源管理软件职场干货:降本提效,关键是提升3个效率
- 人力资源管理软件职场干货:工作能力强的人有哪些特征
- 人力资源管理软件职场干货:团队怎么带,才能出结果?
- 人力资源管理软件职场干货:打造一支高效作战的铁军,做好这3点
- 人力资源管理软件职场干货:一个员工的离职成本,远比你想象中的高多了
- 人力资源管理软件职场干货:AI浪潮下,HR精英如何驾驭薪酬绩效新航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