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行业文章

人力资源管理软件热点干货分享:上海抗疫转折对企业战略转型的启示

发布于 2022-6-1 9:22:09   阅读次数:


上海疫情的发展仍在向顶点挺进,虽然所有人都期待触顶回落的时刻,但是在这个过程中的各种事件还是不断冲击着我们的神经与内心。我们难以揣测何时会迎来拐点,何时能够走出小区,何时能够“清零”,何时能够重燃城市的烟火气。

 

上海抗疫代价很大,网络讨论也分外激烈。

 

因为最近工作的缘故,包括战略人峰会的主题都是围绕“转型”,除了关注之外,我们也一直在紧密关注上海抗疫的发展。在我们看来,这无异于一次上海面对疫情挑战,从困境中转型的事件。之所以这么说,其实一个身处逆境的企业转型通常会经历五个关键的阶段:

 

发现:真正意识到现实的困境;

 

● 揭露:持续发现更多深层问题;

 

● 决心:决心制定计划改变现状;

 

● 行动:平衡一边开车一边修车;

 

● 维持:构建组织能力保持活力;

 

如果我们对应“扭转困境”五步,和此次上海疫情的发展也如出一辙。从最早期的酒店病例确诊(发现),到不断扩散的病例与越来越多的事件涌现(揭露),再到浦东浦西的全域静态管理(决心),直到如今上海集结资源并且受到全国八方来援、誓要尽快取得最终胜利(行动),我们相信此刻已经吹起了抗疫决战的号角,而我们一定会很快迎来最终的胜利!

 

今天,我们不分析疫情,而沿着这条转型曲线,无论是疫情中的问题还是成就,从管理视角探究这到底对于企业战略与转型有什么样的启示,我们广大战略管理人员又能够从中上海抗疫的过程中学习到什么。相信很多朋友们看了不少关于上海疫情的文章和观点,广东合协人力资源管理软件的小编仅从自身有限的了解中谈几点对于企业转型的反思。如有不恰当的地方,欢迎纠正与探讨。

 

1

快速破局,

聚焦尽量少的目标

上海,作为国际性的大都市,即是中国的面子,也是中国的里子。自抗疫起承担了巨大的境外输入压力,对内管控也一直毫不松懈,保障了过去两年的正常生活,这是有目共睹的成绩。在疏漏之后的破防虽然在所难免,但是之后的事态发展,确实正如发布会上所说,上海因为其独特的地位,封锁需要考虑的因素非常多,也要统筹各方的意志与目标。但是迫于奥密克容病毒的强大传播力,到了最后,还是选择了浦东、浦西的渐进封锁。也就是我们之前提到的转型五步的第一阶段,真正意识到了现实的困境。

 

对于企业转型而言,很多时候企业会因为过往的组织惯性、现有高层或者各部门的目标共识不统一,总会既要又要还要,最后的结果就是什么都抓不到。这里面归根结底还是没有意识到现实的困境,从而还有很多不切实际的想法,而不是排除一切次要选项,聚焦于最核心的问题。所以无论是转型,还是创新,企业都应该专注于1-2个最为关键的战略目标,采取分阶段的优先级去逐一部署。过多的目标往往容易导致动作变形,最终的结果可以预见。

 

2

动态环境,

执行能力不是充分条件

上海抗疫执行力毋庸置疑,资源厚度与调动能力也领先全国,这也是自抗疫起上海能够构筑起坚强堡垒的根本原因。但是现在,很多人对于当下基层管理能力的议论很多,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的反差对比?疫情的严重性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不过在自己的隔离经历里,包括对于近期事件的持续关注,反观此次上海每日动态的变化,其实更准确地表述是基层“坚持执行而灵活不足”。这也是我们在转型五步法里面提到的第二阶段,能够持续发现更多深层的问题。

 

在企业战略部署的过程中,一线与基层事关业务成果,所以战略管理中常强调执行能力,认为执行能力强就是业务成果的保障。但是这只是对战略执行问题的浅层挖掘,实际上是从战略制定者的视角,有倾向性的排除了自身可能发生的问题,而把责任归咎于战略的执行者。除了执行之外,我还需要发现的深层问题是:第一战略部署是否精准,第二战略设定的情境是否稳定。在如今动态的环境下,这两个前置条件基本都不具备,那么如果只有强大的执行能力,而没有敏捷的反应和适应能力,可能反而会带来更大的不利影响,所以在转型之中,最为重要的是手脑并用,企业管理层需要不断的根据现实的快速变化调整方式和思路,与此同时推动强力的执行才可能获得真正的转机。

 

3

从常识出发,

避免一刀切的部署

上海是一个高度多元化的都市,老龄化程度高、国际友人多、生活品质高。在疫情快速蔓延之际,上海倾尽全力与疫情赛跑,力图斩断传播链条。在这个过程中,少了一些对于个体情况的特殊考虑,让他们面对了孤立无援的窘境。这个时候面对转型的第三阶段,就必须下决心制定计划来改变现状。目前来看,这个问题就已经得到改善,面向不同特殊群体的解决方案也都细化与推出。包括针对需要透析、孕产、心脑血管等急重情况的特殊处理方式等等,都开始显示出了,扭转初期一刀切之后的人文关怀。

 

回到我们企业,为自己制定一份详尽的战略或者转型计划或许已不再是一个问题,但向下部署常常会出现“一刀切”的情况。这个问题的核心就是潜移默化地认为只要有了计划和方案,转型的成功会自行到来,但是面对逆境,简单的方法很难会自然生效。现实的问题是,面对转型的巨变和复杂性,如果不真正下决心解决问题,就不会真正直面不同业务/市场/客群的特殊性,将转型的规划与一线的战场相结合,采取有针对性不同的节奏与推进方式。虽然今天我们可以对上海管理高谈阔论,但回到我们自身,也要时刻警戒是不是用常识在做管理,是不是针对有决心深入扎根到市场一线,真正面对市场实际的复杂性来考虑和解决问题,而不是只管结果,不管过程与手段。

 

4

追求改变,

先为坏结果做好打算

此前看到不少专家提到上海或许应该探索一条新的道路,一种不躺平、但也能控制疫情的可持续防控思路,这一点毫无疑问。上海作为管理最为先进的城市之一,也应伺机尝试与探索,相信很多人都会持这样的观点。既然做尝试,总会伴随风险,我相信必定考虑了可能出现的后果。不过,上海现在的医疗资源、物资资源等问题,也确实揭露了前期准备不充分的事实。所以压力之下面对准备的不充分,就会进入到了转型的第四个阶段,采取行动之时,面临一边开车一边修车的艰难局面。

 

企业转型面对的也是这样艰难过程,人们经常说创业难,守业更难,我在这里还要加上一句就是转型最难,为什么?因为它要同时实现创业和守业两个情况的无缝切换,从而保证企业能够力挽狂澜走出困境。这个就是前面提到的一边开始一边修车的问题,所谓开车就是守业,就是把自身现有的业务维持好、稳定住,从而在保证不滑向危险边缘的同时,能够给后期的业务概念和新增长动力的形成创造条件,也就是修车的部分。这里面既需要对企业现状和核心优势有深刻的理解,从而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和闪展腾挪的能力,出售或者关闭非核心业务换取现金流和减少损失。也需要有二次创业的勇气和对市场新增长机会的敏锐洞察,将业务盘整后获得的有限资源,全力投入到新的增长机会之中,这些复杂的动作从根本上讲需要更强大的领导力和更向心的组织凝聚力才能够真正得以完成。

 

5

持续进化,

永远第一天

病毒在快速迭代,守住了第一代,还有第二代。病毒的致病性、传播性也都在变化,也就意味着对于疫情防控而言,需要持续迭代我们的思路和体系,才能更好地应对。这也就是转型五步法中所说的第五阶段,要真正实现转型还需要构建新的组织的能力和保持自身活力。中国有我们特殊的国情,国家坚持动态清零的总体方针,毫无疑问是对当前国情的深刻考虑和对人民大众生命健康负责判断,作为一个普通群众而言,我相信很多人包括我在内,都是这一政策的真正获益者。眼下,我们首先还是需要深刻认识新一代病毒的高传染性特点,有针对性的完善既有的防控政策,构建更具适应性的防控体系,病毒在不断演化,防控体系自然也要应时而变,最终才能在与新冠病毒的较量中获得真正的胜利。

 

企业和市场的关系也是这样,我们的战略总是希望可以“打败市场”,而市场也总会举起无形的大手,用更大的力量颠覆企业,市场也在这样的交互作用下向前发展。在目标不变的前提下,不能用老模式来应对新挑战,无论老模式被我们打磨得如何高效。而长期立于市场的唯一办法就是企业能持续进化,总有破防的一天,企业应该永保第一天力求发展的状态。这样才能通过不断的颠覆自我而实现组织的进化和能力的提升,从而在市场的巨变和颠覆中,成为永立潮头的那只引领未来的力量。


本文摘自互联网

相关文章
集团企业的典型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