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行业文章

人力资源管理软件职场干货:走出人效管理十大误区

发布于 2024-8-26 9:50:10   阅读次数: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人效”的话题,但谈及人效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人效到底要不要让HR来主导,相信很多企业还是一头雾水。


人效也指人力资源效能,是将人才视为一种核心的生产要素,关注人力生产要素投入后的投入产出比。


存量竞争时代,企业开始更加关注人均效益,因为它与企业的经营活动紧密相关,它反映了人才这一生产要素的投入产出比,即企业投入了多少人力,包括数量、质量、结构、能力以及成本,在投入这些资源之后,产出是什么?这些人员的规模性指标、效益性指标和效率性指标表现如何?


不难看出,人效是一个经营话题,但事实上,多数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效能管理时,仍是基于考核逻辑而非经营管理逻辑,尤其体现在选择人效指标时,局限性太强,而且选择的指标往往是滞后性指标,而非超前性指标。


从经营的角度看,真正的效能需要从三个维度来思考:效益、效率和能力,效能=效益*效率*能力,这才是对效能概念的全面理解。

效益,指的是目标是否实现。假设一家公司从事新能源领域光伏产业,该公司今年的目标是实现100亿的营收,营收目标实现与否就代表了效益。如果年底时,公司实现了100亿的营收,并且还实现了10亿的利润,那么目标就已经达成。

效率则代表在实现目标过程中的投入产出比。例如,如果有两家公司都实现了100亿的营收目标,但A公司只用了1万名员工,而B公司用了1.5万名员工,那么A公司的效率就更高,其在实现相同目标的前提下,使用的劳动力更少,投产出比更优。

能力,影响效率和效益。能力代表实现目标的可能性和概率,如果公司设定了100亿的营收目标和10亿的利润目标,公司是否有能力实现这些目标?如果公司能力足够强,那么实现这些目标的概率可能是100%;如果能力不足,那么实现目标的概率可能只有50%。


从经营的视角,不难看出。


第一,仅有表面的效益,而效率不高,导致低水平循环和持续内卷。这种情况在中国企业中表现为“大而不强,大而不优”,营收很高,但利润率低,盈利能力差,市场竞争能力弱。必须打破这种低水平循环,摆脱持续内卷。


第二,没有效益,努力没有产出,一切都是空谈。企业没有效益,所有的努力都没有产出,一切都是徒劳,即使员工数量再多,效率再高,如果没有实际产出,那么一切都是白费,因此,效益必须放在首位。


第三,没有能力,一切不可持续,凭运气,抓机会,远远不如靠能力。如果没有足够的能力,即使短期内人效看起来很高,这也不是因为能力带来的,可能是由于行业变化或运气使然。如果企业没有能力,仅凭运气和抓住机会,是不可持续的。在讨论人效提升时,需要关注如何提升人效持续的能力,这是许多单位忽视的。


因此,当企业关注人效提升时,应该全面关注效益、效率和能力,然而,目前许多单位只聚焦于一个维度,即效率层面,谈到人效指标,就会提到人均营收、人均净利润、人均毛利等,这些都是效率层面的指标,对于效益和能力的关注度不够,这种对人效管理的思考是不全面的。


当然,还有很多企业,开展人效管理时,不由自主的陷入了以下误区。



01

误区1:人效是人力资源部门定义的


人效不仅关乎人力资源,更关乎企业的战略和核心竞争力,人效的提升不仅仅是在人身上,更是在事上。因此,人效的提升不应该仅仅由人力资源部门承担责任,而应该是整个公司所有部门和所有管理者共同关注的主线。因为人效涉及到营收,营收与主价值链每个部门息息相关,而且人效也关注成本,成本与每一个组织功能更直接相关,就像管理创新、合理化建议和降本一样,人效应该是所有单位、所有管理者、所有部门都应该关注的事情。人效不应该只是人力资源部门的责任,而应该是一把手工程,是各级管理者的一号工程,由HR来组织,各级管理者都要参与进来。如果感觉人效提升又难又慢,多半是战略错了。



02

误区2:从利己主义的短视眼光看待人效


许多企业只关注自身的组织视角,围绕财务指标来考虑人效管理,而不是站在客户成功的视角上,也不是站在组织能力提升和人本主义的视角上。例如,如果一个讲师在讲课时只关注卖出了多少课程,那么他可能会不断推销课程,这是一种短期主义和利己思维。如果讲师能够讲得好,获得认可,长期来看,他一定会得到回报。因此,讲师在直播间讲课时,应该专注于讲好课,而不是仅仅为了卖课。类似地,许多企业在进行人效管理时,也只关注财务指标,而忽略了客户感知、员工发展和人本主义。例如,有些咖啡店可能只关注店员的人效指标,严格按照财务指标配置人才,如日营收5000块钱一个店员,而没有关注客户体验,忽视了由于等待所带来的客户满意度降低;又如美团,通过优化路线来压榨外卖员的工作时长,外卖员越来越像会呼吸的“工作机器”,这种做法不仅损害了员工权益,也损害了企业的长远发展。人效提升的目的不是压榨人,是为了人,发展人,成就人。



03

误区3:以考核的逻辑构建人效管理体系


人效不仅仅是一种考核,它更是一种目标管理和对标管理。在提升人效的过程中,需要关注目标,同时也要关注过程,过程有时比目标更重要,应该围绕客户、价值和过程来管理,而不仅仅是管理结果。管理结果实际上是一种评价和考核,而不是真正的管理,管理过程才是目标管理。因此,如果想要转变人效的逻辑,首先需要从考核的逻辑转变到运营和赋能的逻辑,在运营逻辑中,关注的是如何帮助业务管理者实现运营的价值,而不仅仅是考核指标。人效的三个维度中,包括效益类指标、效率类指标和能力类指标,在不同的维度中,需要关注不同的重点:在财务指标层面,更多地采用对标的思路;在效率层面,更多地关注提效;在能力层面,关注的是赋能。


04

误区4:人效提升的成本优先理念


谈到人效,很多单位往往会首先考虑减员增效,通过减少员工数量来提高效率,成本控制优先从人才下刀,甚至削减必要的研发投入,这种做法并不总是有效的,有时甚至可能适得其反,人员减少了,市场能力减弱了,产品竞争力和技术密度降低了,对于人效百害无一利,减员增效最后变成了减员增笑。


人效提升不应该首先考虑通过削减人员来控制成本,而应该从人才的角度出发,关注如何通过投入产出比来提高人效,投入产出比的核心逻辑不是在投入端,而是在产出端,应该关注如何通过单位投入来提高更多的产出。人效指标的分子是相关的指标,提升人效的核心在于如何使分子不断增大,而不是简单地缩小分母,很多单位在提升人效时,不自觉地陷入到缩小分母的误区中。投入产出比本质上关注的是资本回报率。


所以,不要总去琢磨减员增效,管理者首先要思考的是“换人增效”和“增人增效”,实在没有空间时,再谈“减员增效”也为时不晚。



05

误区5:盲目神话人效,而不深化人效


虽然人效很重要,但它并不能解决战略、组织和领导力等方面的问题。有些单位盲目迷信人效,认为它是万能的,总指望人效有“神招”,期望人效能解决一切问题。很多企业谈及人效总是“叶公好龙”,总在谈人效,却从来没去做人效。事实上,人效的提升需要通过实际行动来实现,而不是仅仅通过专家讲座或书面报告,人效提升在现场,在细节,在人人处处事事时时,人效不是在办公室的模拟演练和纸上谈兵。人效提升要长期投入,不能运动式,一阵风。


人效提升带来了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各级管理者能否深入现场,参与人效的提升;二是HR是否能够真正扎到现场,而不是浮在空中。停留在办公室的讨论,而没有实际的行动和投入,只会徒增“人效焦虑”,并无实际价值。



06

误区6:笼统地谈论人效,而没有具体场景,缺乏深入的分析和理解


很多单位在谈论人效时,往往使用一套通用的指标和逻辑,认为可以适用于所有场景。实际上,人效的提升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制定解决方案,而不是简单地应用一套标准化的方法,人效的实践需要个性化定制化,比如一家集团公司有三大事业部,分别处于衰退期、成熟期和创业期,不同成长阶段的企业,对于人效的关注点肯定是有所差异的,如果用同一个逻辑来看不同阶段的业务,一定出问题。


关于人效的知识和方法论是可以标准化,这就是专家和顾问的价值,但每个企业的实际情况都是独特的,需要针对性地制定解决方案。企业可以学习其他公司的优秀经验,但不应该简单地照搬别人的方法,或者说,学华为学阿里可以,但不要抄华为抄阿里,每个企业的背景、文化和环境都是不同的,照搬他人的方法往往无法取得预期的效果。



07

误区7:站在管理视角谈人效,而没有深入到经营和运营


人效管理虽然是一个职能,但人效的提升需要融入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经营视角主要是扩大营收;而运营视角主要是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人才和能力的视角则要释放潜能,提高意愿和提升能力。


人效的提升必须与经营场景和运营过程深度融合,这样才能避免人力资源部门单独行动,造成“自娱自乐”的情况。企业必须站在经营和运营的场景中去做人效,而不仅仅局限于管理逻辑。


或者,我们可以把人效体系区分为人效经营、人效运营和人效管理三个维度,人效经营主要思考的是如何扩大产出,提高利润,人效运营思考的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人效管理则要从PDCA的管理体系中,持续强化人效职能,让运动式人效活动真正变为长期可持续的人效管理。


08

误区8:人效管理应该向善,而不是人效做恶


人效管理不能以牺牲人为代价,不能让员工感受到被压榨,人效管理应该包含组织的人文关怀,不应该以冷冰冰的管理方式对待员工,人效的提升应该有度的概念,不能超过一定的界限。例如,美团和滴滴在追求极致的人效时,没有把握好度,导致员工的工作压力过大,甚至出现了反噬组织的现象。这表明,人效的极致追求可能会损害员工的福祉,进而影响组织的整体健康。以胖东来为例,这家商超企业采取了不同的管理方式,他们每周会闭店半天,并在过年期间提前下班,给员工更多的休息时间。此外,他们在收银台配备了多店员用工模型,以确保多个员工能够同时更好地处理各种任务,避免手忙脚乱,顾客满意了,员工开心了,效益也在持续增加。


人效本质上要发挥全员的力量,而不是组织对人才的一味压榨。人效管理应该向善,关注员工的成长和发展,而不仅仅是追求短期的效率提升,只有这样,员工和管理者才能真正打成一片,共同推动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只有人效管理向善,组织中才会人人向善,事业一定蒸蒸日上。



09

误区9:人效提升只能依靠人的努力,而忽略了技术的力量


实际上,无论是管理技术、运营技术还是数字化手段,都是有效提升人效的方式。例如,排班和产线动线的优化等管理技术,可以提升人效;仿真模拟训练等运营技术,能够提高人才规划的有效性;自动化、流水线等运营技术,可以提高效率并降低人工成本,但可能增加机器成本。因此,在提升人效时,需要关注人,但也不能只关注人。人效的提升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各部门的协同合作,人力资源部门、运营部门、技术部门等,他们都应该参与到人效提升的过程中来。


AI大模型的快速演进,给人效提升带来了极大的空间,很多时候,不是管理革命推动了商业的革命,是技术的革命推动了商业的革命,所以,人效提升,也要将技术作为第一视角。


当然,我们也要衡量,技术降本、技术减员背后,首先是技术的投入,技术投入时,我们就要预判投入产出比,避免出现,人员减少的成本远远低于技术投入的成本,那就真的变成了“自娱自乐”了。



10

误区10:人效与管理者的领导力结合度不高


很多单位在提升人效时,往往会忽略管理者的领导力的重要性。实际上,人效的提升并不完全依赖于管理体系和架构,而在于各级管理者的经营管理思维和能力。一个单位的人效高,关键在于领导层的带动,使得各级管理者都非常注重增收、客户体验和降本。人效问题的根本在于人,人心的凝聚和人效的提升最终都要回归到人,人的根本在于管理者,管理者的根本在于领导力。


在构建人效管理体系时,必须提高各级管理者的人效领导力,强化经营管理能力的赋能价值,另外在运营过程中推广最优实践的复制,确保最佳实践能够跨公司、跨部门地传播和实施。例如,一个集团公司可能认为,其最优实践会自然而然地被子公司采纳,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即使是在同一集团内的不同子公司,也可能存在对最佳实践的抵触和忽视。因此,在提升人效时,必须注重提升管理者的领导力,确保最佳实践能够被有效复制和实施。


本文摘自互联网

相关文章
集团企业的典型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