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软件职场干货:HR保卫自己的新武器:五种人效分析思维
在我看来,管理学历史上一共有三次典型的以人效为核心的思潮革命。
第一次是发生在20世纪初美英等工业化发达国家的“效率增进运动”,其目的是通过制定和实施最佳实践,从而识别和消除经济社会领域中的一切浪费,代表思想是泰勒的科学管理,所以也称为泰勒主义。 第二次是发生在20世纪下半叶的“精益生产运动”。这场由美国人戴明在日本掀起的运动,最后回到美国后再开枝散叶。精益生产的核心是通过优化流程,提高效率,降低浪费。 第三次就是当下发生的数字化效能革命,有人也称之为数字泰勒革命。背后的核心是通过引用数字化、算法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人效。
最近几年,受制于外部环境的恶化,从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到数字化科技革命的推动者,以及学界和普罗大众,人效突然成为挂在嘴边的热门词汇。
但我们今天这篇文章并不打算谈如何去改进人效,而是从数据分析的角度谈谈人效管理可能的切入角度。
实际上,在精益生产运动中,统计学和数据分析已经大放异彩。精益生产的先驱戴明曾经说过:“除了上帝,其他人请用数据说话。”
回到当下的数字化人效革命中,一方面数字化加速推动了数据化,另一方面通过数据分析的思维本身也可以驱动人效提升。
所以,我们接下来谈谈在人效管理过程中所蕴含的5种人力资源数据分析思维。然后在企业人效革命来临之前,进行一场彻底的人效分析。
第一种:特征思维
我们一般来描述现况的时候会用到事实和观点两部分。事实是客观存在的,而观点则是一种主观判断。
在进行数据分析的时候,我们先要进行事实收集。
特征思维,简单来说就是用一个特征值来描述事实,是典型的描述性分析。
在人效的分析过程中,我们最初的想法都是找到一个数值来代表人效值,也就是构建一个指标。
1)通用的人效指标,人均产出
人均产出=经营产出/员工人数
这里的经营产出选取指标的时候五花八门,可以是销售额、净利润、总产量、总产值、毛利、回款等等;相应的人均产出指标可能就是:人均销售额、人均净利润、人均产量、人均产值、人均毛利和人均回款。
不同的行业、不同公司的不同阶段,甚至不同的管理手段,决定了人效管理时究竟会选择什么样的指标。
我曾经看过一个例子,企业费用报销软件商Expensify Inc去年在美国成功上市。这家公司上市的时候只有140位员工,但其年度经常性收(ARR)达到1.4亿美元,算下来其人均ARR是100万美元,也就是说其人效是100万美元。
注意,这里的经营指标选择的是ARR,人效指标是人均ARR。这是因为在SaaS行业,AAR是更能够体现企业赢利能力和财务稳健度的指标。
2)人效指标的一个变通,用成本或者薪酬来代替人数
由于人数在统计的意义上有很大差异,一个初入职场的工程师和一个C级高管,也许薪酬相差好几倍,但在计算人效指标时,都只能简化为1个单位。
在人均薪酬差异较大的情况,或者为了更精准的计算人效,我们可以将上文提到的通用人效公式的分母从人改为钱,比如总工资额、总费用额等等。这样创造出来的指标就叫元效,或者元均产值。
元效=经营产出/总工资(总费用)
上面这个公式计算出的结果就是元均销售额、元均净利润、元均产量、元均产值、元均毛利和元均回款。
对于这个公式的变化,还可以将公式乘以10000,得出每万元工资(费用)销售额,依此类推。
同样的思路,我们在零售行业,可以将分子换成门店面积,这样可以计算坪效;在物流快递公司,可以换成时间,这样可以计算时效;在卖场商超,可以换成货物,这样可以计算货效。
3)我们也可以采用更综合的效能指标,比如OLE,整体劳动效能指标体系。
在OLE的指标构成中,就包含了三个二级指标,时间利用率、生产效率和质量合格率。相对来说,在衡量人效时,就会更加客观和包涵更多内容。
选择什么样的指标来作为人效的“特征”,企业需要结合自己的行业属性、发展阶段、管理水平等实际情况来决定。
第二种:比较思维
前文说过,描述现况会用到两部分,一部分是事实,另外一部分是观点。
观点其实就是一种主观评价。如果只是一个特征值,我们是无法进行评价的。
评价的第一个来源就是比较。在比较的过程中,我们才会产生是好是坏的评价。
关于人效比较的类型至少有以下几种:
目标比较:将人效特征值与制定好的目标或者客观的标准(行业先进水平、竞争对手水平等)进行比较。
时间比较:不同时间周期的比较(按年、季、月、日等的比较)。
属性比较:指企业内部基于不同类别属性(按部门、按产品、按城市、按管理者、按品类等)进行的比较。
本文摘自互联网
- 人力资源管理软件职场干货:高瓴张磊:判断一个人是否靠谱,关键看4个维度,即使NO.1也不行
- 人力资源管理软件职场干货:职场三大问题之一职场定位
- 人力资源管理软件职场干货:如何激发高潜人才的潜能?
- 人力资源管理软件职场干货:招聘决策的确定(010)
- 人力资源管理软件职场干货:淘汰不合适的人
- 人力资源管理软件职场干货:懂点业务就敢叫自己HRBP?符合这5种特质才叫真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