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行业文章

人力资源管理软件职场干货:员工个人发展计划在企业落地的5大关键

发布于 2023-4-17 10:10:40   阅读次数:


最近很多客户和HR朋友来咨询我们关于IDP在企业内部实施和操作具体方法,很多企业遇到类似的情况是:


  • HR将制定IDP作为一项流程性的工作,直接发IDP表让业务部门和员工填写,员工也流程性的走过程;

  • HR收集上来的IDP内容“不堪入目、五花八门”

  • 要针对某个能力进行提升,基本上都写要参加某某某培训课程提高,HR表示公司资源无法支撑,压力很大;

  • 员工认为IDP是领导布置的一项任务,和自己没有关系,IDP成了HR和业务部门一厢情愿的事情;

  • ……


上述这些现象会不会在你的企业也似曾出现,借此机会,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在IDP实践中的一些经验和心得,期待更多的HR朋友在IDP推行中少踩一些坑,少走点弯路。


IDP(Individual Development Plan) 是指结合员工岗位需要及个人发展意向,基于与上级的面谈沟通,针对有待提高的绩效和能力,制定的一定时期具体且可量度的、系统的发展计划,来实现个人发展目标,提升岗位胜任度,从而促进公司绩效提升。


从这个概念来讲,IDP绝不是我们简单理解的某个培养项目后的一项例行性的课后作业,它属于员工个人职业发展的重要范畴。

IDP在企业推进的四个时机:


1、人才盘点后

2、组织绩效考核后

3、关键员工晋升后

4、高潜人才发展项目中


由于IDP在企业推行需要一定的资源投入和机制保障,所以企业IDP一般针对的是核心岗位、关键员工和高潜员工。


IDP在组织内部推行和落地的关键点如下:




关键一:兼顾各方期待


对公司来说,制定IDP让岗位胜任度提升有了具体的抓手和机制,并且可以落实到每个人,从而组织能力的提升就有了保障;


HR期待通过IDP的制定,更有效地跟踪明星员工的日常发展,描绘出关键员工的成长轨迹,建立专属于企业的人才数据和梯队;


业务管理者期待IDP更有效地指导关键员工的发展,合理有效留住人才;


员工本人期待通过IDP的制订清晰自己的成长方向,能够在职场上加速发展。因此,HR制订时需兼顾不同角色的期待。




关键二:赋能员工和业务管理者


在学习和发展这件工作上,HR要更加前沿和专业,“打铁还需自身硬”。业务管理者和员工本人在这件工作上显得多少有些“迷茫”,经常会遇到很多疑问,比如:


  • 为什么要制定IDP,对我们的价值是什么?

  • 组织、业务管理者、员工本身的角色和职责有哪些?

  • 如何评估需求的有效性?

  • 如何开展面谈辅导反馈?

  • 有哪些工具可以辅助业务管理者和员工有效制定IDP等……


所以在开始推进IDP时,HR必须就IDP本身要去赋能内部各业务管理者和员工,在组织内部达成更多共识。




关键三:提供有效学习资源


IDP的落实需要组织投入一定的资源,很多时候员工去填写自己的发展计划时,是盲从不符合实际的,HR是不是也会在IDP中偶尔看到,要去读MBA、EMBA学习的计划。


我们也不要抱怨员工乱填一通,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员工和业务部门也不知道组织和HR部门可以为员工的发展提供哪些有价值的内外部学习资源,内部的很多学习机会缺少激活和被发掘。




关键四:明确能力发展的有效方式


当HR收集上来的IDP发现,大部分的能力发展和提升都是需要通过培训课程解决时,内心会不会有点小崩溃,这些“培训需求”你到底是满足还是不满足呢?


满足的话组织内的资源远远不支持,不满足员工的“需求”直接会导致员工的抱怨和士气的下降,最后IDP这件事就是HR自己给自己挖了个大坑,自己跳进去了。


如果你在企业内部已经是一位资深的HR管理者时,你会发现能通过培训课程解决的问题基本都还算简单。


721学习法则告诉我们,学习的有效性70%是靠实践、20%靠他人的指导,10%靠培训课程。


这个法则对于HR来说很熟悉,但对于员工和业务负责人来说,并非了解,开展培训课程是HR天然的职责,这也给很多员工和业务负责人造成了一定的误区,一提到能力提升的时候就想到培训课程。


所以HR需要为每一个关键能力提升制定发展指南,告诉员工和业务管理者,某一项能力到底通过何种方式发展才最有效。




关键五:上下级共同探讨


员工是自身发展的最终责任人,让员工的上级知道员工的发展目标,员工自身的发展目标与团队和组织的目标是否相契合,员工所在的团队环境是否可以促进员工实现目标。


业务管理者要帮助员工理清下属的优势、劣势所在,以促进其制定清晰的发展计划,提高员工岗位胜任度。IDP的制定,一定是建立在学员和直接上级共同探讨,对于现状和发展目标达成共识的情况下,共同制定的。


本文摘自互联网

相关文章
集团企业的典型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