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软件职场干货:加快数字化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
●在数字化的进程中,人才是第一要素。数字化转型不只是技术转型,从根本上说,就是人才的转型。实现数字化转型,建设数字化中国,发展数字化经济,需要培养造就大批数字化人才
●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完善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机制,推动数字化人才合理配置、合理分布、合理使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数字经济事关国家发展大局,要做好我国数字经济发展顶层设计和体制机制建设,加强形势研判,抓住机遇,赢得主动。目前,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迅猛,我们要加强数字人才的研究,确保数字人才队伍的建设跟上国家数字经济发展要求。
人才队伍建设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
第一,数字化是新技术发展的大趋势。数字化是将许多复杂多变的信息转变为可以度量的数字、数据并进行二进制代码处理和传输的过程。信息是人类科学技术进步、社会经济生活发展的基础,而数字化是信息处理的一场革命。从技术角度讲,数字化是人类迄今为止最先进的一种对信息和知识的数字处理方式。自计算机技术问世后,人们可以用二进位制对信息和知识进行快速量化统计并且加工利用。其后,伴随着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逐步发展,数字化技术就成为一个通用性、基础性数字处理技术。
由于电话、数据、图像等各种信息都变成数字信号后,进行传输再通过接收器使其复原,可以无限地复原,而质量不会受到任何损害,因此,数字资源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最终实现,是数字化与网络化、智能化互为因果、融合集成、协同发展,共同构成数字化技术、数字化产业、数字化管理、数字化生活等体现数字时代的主要组成部分。这是一个不可分割、共生共存的系统。
数字化依托数字技术,大幅度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空前地实现资源的整合利用,是提升社会生产力的过程。企业通过先进的数字化技术手段挖掘数据价值,整合数据资源,重塑业务流程与业务模式,从而实现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转型可以提升企业运营效率、提高新产品开发能力、增强对市场需求变化的敏感性和响应能力。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提升和传输技术迭代更新,实现了数字化转型的企业,以全新的面貌参与市场竞争,依托于不断发展的技术、流程、分析方法和人才能力,为客户、员工和利益相关方创造新的价值与体验。
数字化改变经济的组织方式、运行方式、管理方式,也是革新社会生产关系的过程。数字化有利于改进政府对社会经济的组织管理,是提升政府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和重要手段。“十四五”规划纲要指出,要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一个国家和地区在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加工挖掘、智能化计算、数据化赋能等环节上,所共同形成的数据生产能力、数据消费能力、数据交换交易能力和数字社会治理能力,就是衡量这个国家和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总量和结构、数字化社会治理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质量的客观标准。
第二,数字经济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引擎。数字经济是围绕数据这一要素资源进行全方位深度开发利用而形成的经济和社会活动总和。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数字经济具有高创新性、强渗透性、广覆盖性,是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可以成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引擎。当今时代,数字技术、数字经济是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机,是新一轮国际竞争重点领域,我们要抓住先机、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
数字新产业新业态引领经济。以数字技术创新应用为牵引,以数据要素价值转化为核心,以多元化、多样化、个性化为方向,产业要素重构融合而形成的新产业新业态迅速发展,新中产、共享经济、宅经济、直播、数字货币、元宇宙等新业态呈爆发式增长。教育、卫生、农业、服务业等传统产业也在数字化的引导下以崭新的形式出现。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求的推动下,在线办公、在线教育、互联网医疗为代表的新业态新模式持续迭代、加速成熟,“无接触”“宅生活”“云消费”成为数字生存新常态,正适应、引领、创造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的新需求,为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企业数字化转型提升经济。企业数字化转型是利用数字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全链条的改造过程。通过深化数字技术在生产、运营、管理和营销等诸多环节的应用,实现企业以及产业层面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不断释放数字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是传统产业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重要途径,对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的目的,是利用数字技术破解企业、产业发展中的难题,重新定义、设计产品和服务,实现业务的转型、创新和增长。从实践来看,强化价值创造、数据集成以及平台赋能,已经成为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趋势。
数字化社会生活方式拉动经济。数字化不仅仅是企业转型的问题,而且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近年来,数字化已经逐步进入了实际生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包括学习方式、工作方式、联络方式、消费方式、娱乐方式、支付方式。新的生活方式在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大幅度提高方便程度和舒适程度的同时,强劲地拉动经济发展。与新的生活方式相关的数字化产业成为经济中最活跃的产业。同时数字化改变了政府的管理方式,使得政府管理更人性化,更方便企业,更有效率,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第三,数字化人才是数字化经济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数字化转型,人才是关键,数字化经济发展需要大量的数字化人才。去年召开的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强调加快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建设时,多次提到人工智能、量子信息、互联网等数字化领域的人才问题。毫无疑问,数字化人才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简单地说,数字化就是电脑化、智能化、网络化、大数据化。用这个观点来看,数字化人才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几乎所有的行业都有一个数字化人才的问题。
数字化人才,通常需要具备三方面要素,一是掌握计算机、大数据、人工智能、通信等相关的数字化技术,这是数字化人才的基本要求。二是能够完成数字化技术在某一领域或场景的应用,这是数字化人才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三是能够紧跟技术发展趋势和产业发展趋势,这是数字化人才的职业需要。数字化技术的迭代速度是比较快的,始终保持学习状态才能跟上技术发展步伐,否则知识老化,很快就被淘汰。
数字化人才的一大特征是“复合型”。数字化本身是一种技能,但数字化技能必须应用到一个具体的场景,这个场景的运用就需要学习和掌握与数字化不同的知识。数字经济本质是数字技术与产业、与场景、与业务深度融合,金融科技、财税科技、智能制造、智能零售、智能营销等等数字经济的诸多岗位,往往需要数字化人才具备除数字化以外一个或者更多的其他专业能力。数字化人才可以细分为数字化管理人才、数字化专业人才、数字化应用人才,但他们都需要聚焦特定领域,把海量数据转化成有价值的信息和知识,将数字技能与专业技能充分融合,推动本行业、产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和数字化发展。
在数字化的进程中,人才是第一要素。数字化的推进需要人才;数字化的每一步发展都离不开人才;数字化在每一个产业、行业、企业发展都是人才努力的结果。数字化转型不只是技术转型,从根本上说,就是人才的转型。实现数字化转型,建设数字化中国,发展数字化经济,需要培养造就大批数字化人才。
当前数字化人才的供需矛盾尖锐
当前,数字经济产业作为全球经济增长与科技进步的新引擎,正悄然改变我国的人才需求结构。尽管各类高校和职业学校已经注意到了数字人才的培养,各地政府也高度重视数字人才的引进和发展,但数字人才仍然跟不上数字经济发展的需要,数字化人才的供需矛盾十分尖锐。有研究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数字化人才缺口接近1100万人。伴随全行业的数字化推进,这一缺口将持续放大,更广泛的数字化人才培养迫在眉睫,加快数字化人才队伍建设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第一,数字化经济发展迅猛,形成巨大的人才需求。导致数字化人才需求的迅猛增长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新兴产业、新兴业态发展。AI、产业互联网、新基建、自动驾驶、半导体、物联网、5G、区块链等新技术走向商用,带动了大量新兴产业和新兴业态的发展,这些新产业和新业态对高素质的数字化人才产生了巨大需求。二是传统产业、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国家在顶层设计上大力支持数字经济发展,制造业、农业、服务业、交通、物流、银行、保险、电力、文化、旅游、城市管理等传统行业传统部门数字化转型,对数字化人才的需要不断增加。三是传统职业的数字化提升。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推进,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行政管理等传统职业,也对数字化能力提出了明确要求,很多岗位需要有数字化技术相关背景的复合型人才。根据有关机构的统计分析,数字产业化领域招聘人数,占总招聘人数比重为24.2%。数字经济贡献了近四分之一的就业岗位,这是一个十分惊人的数字。
第二,数字化人才供给相对滞后,难以满足市场需求。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每年1000万左右的毕业生,已经是一个很大的数量。但是培养的人才结构与市场的需求结构不完全一致。面对市场对数字化人才的强烈需求,教育系统也加大了对数字化人才的培养力度,但教育对体系数字化人才培养周期较长,培训内容更新迟缓,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效率与数字经济快速演进的形势不相称,这就使得数字化人才供给明显不足,需求断层越来越明显。一是学校作为数字人才的培养单位,市场人才需求的变化传导到高等院校,再到调整人才的培养有一个过程。二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结构的调整有滞后性,高校人才培养结构在四年前招生时确定的,现在调整招生结构,四年后才能毕业,很难像工业产品生产那样及时调整产品结构满足市场需求。三是高校的院系和专业的设置以及课程设置,受到教师结构和知识结构的制约,有一定惯性。即使确定增加数字化人才的培养,相关的师资队伍和数字化课程建设也需要一个过程。
第三,数字化人才资源配置的缺陷,进一步加剧了供需矛盾。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时间还比较短,市场对资源配置还不完善,数字化人才资源配置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人才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由于信息不对称及其他原因,一些学计算机的毕业生并没有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这是数字化人才的极大浪费。二是目前就业的环境使一部分毕业生处于就业的观望状态,一些毕业生过高的、不切实际的就业要求,增加了待就业状态的人员数量,造成了一定数量的数字化人才的闲置。三是由于一、二线城市具有更多的发展机会,数字化人才加速向一、二线城市和热门行业流动,呈现数字化人才地域分布的马太效应。这使得本来就尖锐的需求与供给矛盾进一步加剧。
大力加强数字化人才队伍建设
国家在积极推进数字经济发展的同时,非常重视数字化人才队伍建设。近年来,国家发布了《“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等一系列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文件,相关部门及上海、广东等省市也出台推进数字化经济发展的意见,这些文件中,都有关于加强数字化人才队伍建设的内容。此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还专门制定了《提升全民数字技能工作方案》。结合学习这些文件,加快数字化人才队伍建设,应当从以下6个方面着手。
第一,加强对数字人才培养的统筹规划。根据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和发展进程,统筹各类数字人才培养。在研究制定“十四五”人才规划、“十四五”教育规划、“十四五”职业培训规划、“十四五”技工教育规划等文件时,将加强数字化人才培养作为重要内容,统筹规划各类数字化人才的培养。根据规划的要求,研究提出支持政策,围绕数字化人才培养规划,推动一批重点项目,确保各项数字化人才培养计划落到实处。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完善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机制,推动数字化人才合理配置、合理分布、合理使用。
第二,及时发布数字化新职业标准。职业标准在整个国家职业资格体系中处于龙头位置,起着导向作用。它确定职业教育、职业培训、职业鉴定、职业考核、职业技能竞赛的发展方向和工作重点,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一个统一的、符合市场目标和企业发展目标的职业标准体系,对国家职业技能开发事业的发展有决定性的意义和影响。通过颁布职业分类大典,体现国家新职业的认可,对市场就业和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自2019年以来,人社部已发布4批共56个新职业,认定了包括大数据工程技术人员、数字化管理师、全媒体运营师、互联网营销师、在线学习服务师、人工智能训练师等数字化相关职业。随着数字化经济的发展,新的数字化职业的岗位还会不断涌现逐步成熟,要及时发布数字化新职业标准,引导教育培训系统培养市场需要的数字化人才。
第三,改进高校数字化人才培养方式。要采取多种措施,推动高校改进数字化人才的培养方式,培养更多的、高质量的、受用人单位欢迎的数字化人才。要鼓励大学改“先专业,后课程”的模式为“先课程,后专业”模式,增加数字化人才培养的灵活性、适应性;要在一般专业中进一步增设数字化相关课程,使每个大学毕业生都具有更强的数字化基础;要鼓励大学跨学科培养数字化人才,在普通学科和数字化学科之间互设选修课程,培养更多的相关专业和数字化专业的双学士;鼓励有条件的大学建设以数字化为核心的现代产业学院,积极与数字化产业园区进行深度交流和合作,建立一批产教深度融合的数字经济教学和实践基地。大幅度提高高校培养数字化人才的能力,以适应市场不断增长的数字化人才需求。
第四,加大职业学校数字化人才培养力度。包括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学校在内的各类职业学校是培养数字化操作性人才的重要力量。职业学校设置了很多计算机、网络经济等方面的专业,同时,财会、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也与数字化直接相关。要加强技工院校数字技能类人才培养,支持和引导全国技工院校积极开设数字技能类专业;依托行业协会等积极组织技工院校学生数字技能培养教学研讨,积极协调高科技企业参与设计开发相应的数字技能课程,加强职业学校数字技能类教材开发,大幅度提高职业学校培养数字化人才的能力。
第五,加强企业和教学机构联合培养。数字技术迭代更新很快,商业模式和产业组织在数字技术应用下的迭代更新更快。学校教育只是为数字化人才知识和能力打下基础,能够上岗的数字化人才是在学校教育的基础上,通过企业再培训的方式培养出来的。加强企业与教学机构的合作,一方面,可以依托高校数字化平台,提高企业数字化实用人才的培养效能,形成契合企业自身需求的人才库;另一方面,能够为高校学子提供前沿的数字化技术实操机会,引导高校人才培养更加切合企业实际,真正实现数字化人才供给端优化。要深度开展产教融合创新,在企业的数字化人才培养中,把教学机构的作用发挥出来,通过对企业数字化人才的培训,使教学机构了解市场需求,紧跟数字化发展的时代脉搏。
第六,进一步加强数字技能职业培训。数字化是一个总体概念,实际上,不同岗位对数字化的要求不同。从某种程度上讲,每个职业,每一个人都应当进行数字化的教育。要加强全民的数字职业培训,组织开发面向全体劳动者的数字技能通用素质培训教材;发挥龙头企业和社会培训机构作用,推动实施“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模式。要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搭建数字化终身学习教育平台,构建数字素养和技能培育体系,持续提升干部队伍数字思维、数字技能和数字素养。
(作者系中国人才研究会会长)
本文摘自互联网
- 人力资源管理软件职场干货:数字化人才应具备什么能力
- 人力资源管理软件职场干货:人力资源数字化有什么不同?
- 人力资源管理软件职场干货:人力资源数数字化准备好了吗?
- 人力资源管理软件职场干货:人力资源数字化为什么会失败?
- 人力资源管理软件职场干货:超七成企业开始HR数字化转型
- 人力资源管理软件职场干货:人才工作数字化转型: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