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行业文章

人力资源管理软件管理干货:企业经营决策四先四后逻辑

发布于 2020-12-8 9:37:02   阅读次数:


企业经营不是一两年的事情,好企业是时间的朋友,历久弥新,基业长青。好的领导者都是立足长久,立足逻辑做出决策。而不是仅仅发现真相,解决问题,最终要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上,具体的工作就我们需要做出决策或者做出对策。我们怎么才能做出对策?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后,最终要做出对策。光能看清问题有啥用?分析问题也没有用,分析得头头是道,怎么办呢?广州合协人力资源管理软件的小编认为,一定要做出对策。做对策的过程中也要去注意几个思维上的改变,也就是决策者立足公司长期发展的四先四后:

 

1.先付出后回报

 

1个先付出后回报。无论是我们做销售还是我们做项目,还是我们做招聘,一切的工作都一样,每个人你去想着干一件事情的时候,先想着自己付出的够吗?付出的不够回报不够很正常。先考虑自己,我为此付出了什么,我都干了些什么,我再强调回报够不够的问题。先付出,我们为客户付出了什么?没给别人做服务就给别人营销,平常对客户不服务,现在又卖产品了,舔着脸过来给别人做承诺了,那还有什么用呢?先付出再回报,而不是先承诺再回报。我没为客户付出过,但我承诺以后为客户付出,让客户先买,这就是欺骗。

 

先付出再回报,在我们各个岗位上都一样。做人事的,你为员工付出什么了?给别人聊过多少次?什么都没有,员工跟你关系远很正常。你在招聘的过程中,你先去想,你对别人了解吗?是认认真真自己在做面试吗?所有的问题,我们做出对策的时候,先从自己身上先把这个思维摆正,先付出再回报。我们给非网也是这样,别人凭什么买你的东西,你做了什么付出了?先付出在回报,我们有了这样的思维,再作出对策,我的对策是我想着怎么付出,再谈怎么回报;销售打了多少电话,再谈怎么来人;电话数量都打不够,你老说来人的事有什么用?先付出再回报,公司里其他部门也是一样。

 

我们经常听到的一句话,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你先说你耕耘了多少,先不要说有什么样的收获,你都没有耕耘过,你凭什么能把工作干好?你为此付出了什么?你给公司付出过什么?但行善事莫问前程,先不要说自己有没有前程,你的善事做的多够多吗?做的不够多,境遇悲惨是正常的。

 

你在制定一个计划一个方案的时候,你说我们为此付出了什么?你给客户介绍了一下,别人就会买吗?你这是什么逻辑?你发现你的付出回报不成正比,为什么我们说服务式营销,先服务,服务完了以后再谈营销的事,服务都没有做到,谈什么营销?

 

2.先人情再销售

 

2个先人情再销售。得客户者得天下,与客户保持的关系越久,忠诚客户越多,公司未来的竞争力就越强。销售之前先问自己,你和客户关系怎么样?如果我们从销售和客服的角度,那就是你和客户的关系怎么样。人情关系到位了,买产品就容易了。人情要是没到位,关系不够近,客户都不知道你是谁,他会了解你公司吗?不会。他会了解你的产品吗?也不会。这个人情就是你先让别人知道你这个人,他已经接受你这个人,并且感受到你对他的情意,那才叫人情。先人情再销售,就是我们给别人把关系做好了,认同你这个人了,感受到你对别人的情意了,再谈为公司创收的事。除非我们和客户之间是一锤子买卖,或者是不考虑回头客。

 

客服部门当然更是这样,客服人员自己专属的客户,你对他们平常做了什么,和客户的关系怎么样?为什么我们忠实的粉丝容易长期重复消费,为什么这些特粉和员工关系都是很近的人?员工可以说客户是有消费习惯的,但是所有经常消费的客户的统一特点就是和员工关系很好,关系越近,消费就越顺畅,买东西就容易。为什么很多客户追随公司十多年?和公司的感情很深,感情在什么地方?人情,我们的员工对客户服务好,管理者对客户服务好,没有人情哪来的销售?很典型的一个例子,约朋友吃个饭,打一个电话,只要有时间马上就来了。你找一个陌生人约他吃个饭,多难。人情只要到了,销售不要去想,自然就来了。客情只要到位了,再谈销售收入的问题。和客户的关系不到位,维护不到位,人情不到位,你谈销售收入的问题都是多余的,太超前了,还没到那份上。

 

人事工作也是这样,人事和员工的关系怎么样,人事与一个来公司面试的人关系怎么样?他对人事认同吗?认同人事这个人吗?面试者感觉到你对他的真情了吗?觉得来这个公司挺好,这个人很好。我们经常看到网上负面评论一个公司的例子,经常说面试官怎么样,更直白一点说人事就是不通人情,不是对公司不认同,是对他这个人不认同,人事就代表了公司。不能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公司的员工能不能留住,能不能成为公司长期的中流砥柱,能不能为公司奉献青春,企业也和人际关系有关联?员工与人事或管理者关系很远,离职是早晚的事情,或者留下的要么是混日子的,要么是觉得待遇可以勉强留下的。如果员工和员工之间关系很近,而与公司或管理者关系疏远,只要有一个离职就会有一群人先后离职,没有人情世故谈什么收入,谈什么团队,都是多余的。古话说不通民情而治国者,国之危也!

 

3.先人气后业绩

 

3个先人气后业绩。光有了人情关系,光有了付出,毕竟还是小范围,我们需要做到的是什么?我们经营的是一个整体,是整个公司的整体,无论是员工和客户,都需要有人气的,公司没有人气就只剩下气人了。策划一场活动没有人气搞不起来。员工人手不足怎么照顾那么多客户?

 

互联网时代同样重视人气,为什么我们看到一个网上有影响力的大V,一定是先看粉丝?人气先有了以后再谈业绩的事,人气要是没有,就是不可持续,再小的量变也会变成质变,所谓的质量高,运气好,都是不可持续的,或者靠其他手段做出来的,有了人气以后一切都会顺理成章,为什么互联网时代讲被动营销,客户主动找你购买产品,原因是你有很多粉丝,数量足够大了,感兴趣的就会主动与你联系。

 

面试要不要人气?越基层的岗位就越需要人气,一个公司里人手都不足,怎么安排工作?岗位都是不满编,只有混着干,一人多能,不如一人一能,所以我们要平常定计划的时候,先想到人气,让更多的人参与,无论买不买公司产品服务都一样。自古行走江湖的都会说,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别人愿意过来给捧个人场都很难得了,所以对管理者而言需要摆好心态,注重长久,注重人气,不能长久的终将灭亡,最后再看业绩,那就不一样了,因为我们业绩出的都是在人气集中的情况下去产生的,而不是靠促销或者其它手段达到的。

 

4.先专注后创新

 

4个先专注后创新。每个企业都谈创新,总是想着靠一个创新,一举突破重围,改变颓态,实际在做的过程中就会发现,不是创新不足而是专注不够,每天都有10个主意,学啥学个样,其实都不像,什么都会什么都不精,在一个领域里面去突破,去可以练习,去专注训练。为什么说不怕招招会就怕一招绝呢?为什么说一招鲜吃遍天呢?就是把一件事情先把它做好了,做会了,做懂了,做通了,做精了,再谈别的。当连一个都没有做好的时候,又发现了别的,那就是狗熊掰棒子,掰一个扔一个。

 

干任何的事情最怕的是什么?一曝十寒,一天热,10天冷;三分钟的热乎劲,今天干完明天就忘了;热闹了三天坚持不下去了。为什么谈到专注?比尔·盖茨和巴菲特的采访里面说得多清楚,优秀的人和普通人的区别就是专注,专注才会让你做到巅峰,徘徊和迷茫是最大的浪费。在创新的过程中想法太多了,天天又想干这个又想干这个,觉得这个也好,那个也好,什么都好,在各种的创新中、各种手段中去徘徊,在不断尝试过程中没有成绩就开始迷茫,徘徊和迷茫就是最大的浪费,浪费了时间,浪费了精力,浪费了挽回时局的机会,浪费了扭转乾坤的机会。我们需要做的是什么?把会做的要做到极致,并不是说过去的模式做到头了,做的非常完美了,我们已经做得很好了,其实还大有可为,只要专注就会精通,只要认真就有突破。

 

把会做的事情做到极致。什么叫极致?一个人之所以叫专业选手,就是他摆脱了不稳定性,不管在什么样的环境下表现都很好,这才叫专业,这才叫极致。当顺风顺水的时候做得很好,不顺风顺水的时候就做得不好,那只能代表他的不专业,做的还不够。保持长期的稳定性,是专业做到极致的人的统一的特点,把会做的做到极致,把能做的做到持久,创新不是不要,而是要弄明白,应该怎么创新?当有很多资源的时候,就要想保持成绩的基础上,还有精力吗?能坚持做多久?长久的把它做下去,而不是新鲜劲一时来了。保持持久这个事情就是很困难。这就是先专注后创新,专注于自己会做的事情,做到专业。

 

不能因为因复杂而去放弃,不能因遥远而去停止

 

最后我们不能因为因复杂而去放弃,不能因遥远而去停止。无论在管理的过程中遇到什么样的问题,即便是懂得了再多的大道理,讲的头头是道,说得很好,分析的很透彻,但一定要知道管理是一件长期的事,甚至是终身的事。任何人的提高都是不断递进的过程,不存在一步到位,也不存在所谓的天赋,都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而现实总是那么复杂,一个事情形成变坏是一天变坏的吗?是一个原因变坏的吗?各种复杂的因素导致的,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复杂而去放弃,说就这样吧,那可不行,要把能做的、该做的、会做的要做起来,一点点往前推,要有日拱一卒的精神,要有解决问题的勇气,一点点的解决肯定会有提高。好公司不是没有问题而是在不断的解决问题。

 

不因复杂而去放弃,当去做一些创新,搞不懂就不搞了,这样任何的创新都做不起来。要知道持之以恒必有所成。坚持才有出路。

 

不要因为现实的复杂而去放弃,也不要因遥远而去停止,觉得这件事离现在太远了,想做成什么样的企业,什么样的使命,很遥远,就停止不前了。一定要知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步一步的去走,总有走到头的时候,不断的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一定会有提高的时候,不断的让公司每天去提高、梳理,公司就在越来越好的路上,不因复杂而去放弃,不因遥远而去停止,这既是给所有管理者的忠告,也是给员工和客户的忠告。只有一步一步往前推进,坚信管理都会提高,公司整体的运营也都会有改善。公司的进步不是制度体制的先进而是管理能力的提高。


本文摘自互联网

相关文章
集团企业的典型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