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行业文章

人力资源管理软件职场干货:工作而已,千万别太“老实”

发布于 2024-11-20 10:17:43   阅读次数:


这两天收到一封读者小李的求助信,信中小李向我讲述了他的职场烦恼:几个走得近的同事,总喜欢有事没事麻烦他,PPT让他帮忙做,业务数据让他帮忙分析,有时候甚至还要加班帮他们处理事情…更让人郁闷的是,小李帮他们做了那么多事,对方不但不感恩,反而还经常阴阳怪气地抱怨自己哪哪做的不好。这让小李非常困扰,问K哥该怎么处理。


类似的情况K哥看到过很多,我给他的建议是,面对没有边界感的同事提出的不合理的要求,要勇敢说不,该拒绝就拒绝,该回怼就回怼,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单纯的善良和老实,并不一定总能赢得别人的尊重,要用行动向别人展示自己的“底线”,身处职场要学会做个“厉害”的老实人。




01

你可以当好人,但不要成为“老好人”


在许多公司或组织内,往往都会有这样一种人:他们随和厚道,好打交道,任劳任怨,无论工作分外的事、还是周围同事的事让他帮忙,他们都会不辞辛苦地去做。这种人和小李一样,是大家眼中的“好人”。没错,与人为善,乐于助人是好的品格,应该受到鼓励和赞美。但K哥想说的是,在职场做好人可以,但切记不要做个“老好人”,不要患上“取悦症”。


取悦症又叫“看管人性格紊乱症”,其主要表现是某人做事总会优先考虑别人的感受、满足别人的需求,甘愿做一个有求必应的“老好人”。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哈丽雅特·布莱克博士曾在《不懂拒绝的老好人》一书中,对这一情况做了详细的分析。他认为很多“老好人”遭受的压力和痛苦,不是来源于别人的伤害,而是来自于自身的一种“执念”——想持续地做一个完美的好人,想让所有人都满意,让所有人都喜欢,结果却是委屈了自己,忽略了自己的感受,让自己承受了很多不必要的压力;严重的还会引起焦虑、失眠、头痛等一系列生理和心理问题。


美国最著名的脱口秀主持人奥普拉·温弗瑞就属于这种“老好人”人格,她曾这样形容自己:

“我一直是一个想让所有人都满意,想要获得所有人都认可的这么一个人,而且不管以前我取得什么成就,只要一觉醒来,就全部清零,觉得自己好像立马就一文不名了,需要重新开始,从头开始获取别人的认可。”相信奥普拉的这种描述,会让很多“老好人”感同身受,这些人也更明白,在“老好人”标签背后所承受的精神压力和情绪内耗。


在K哥看来,职场“老好人”并不算一个好的标签,做一个有求必应的Yes Man,不仅会给自己带来各种不必要的精神内耗,还会让自己显得很“廉价”,什么事你都做,什么忙你都帮,会让别人以为你的时间没价值,你的作为不“值钱”。此外,你的过度慷慨,还会助长别人的贪婪和不知感恩。就像偶尔让同事搭你的顺风车,他会充满感激,但如果你天天主动等他下班,他很可能会把你当成他的专车司机,不但会习以为常,不再感恩,哪天你突然不等他了,他可能还会偷偷骂你不仗义、给你脸色看。


记住,职场中要让你的善良有价值、有意义、有帮助;而不是一味做个老好人,想着取悦周围的所有人,你做不到,也没必要。先满足自己,你才真正有能力满足别人。




02

你可以包容,但不要纵容


复旦大学陈果教授说过:一个人的善良,应该略带一点锋芒。这句话同样适用于职场的人际关系。职场中,大家的性格、习惯、经历、背景各不相同,作为一个成熟的职场人,要学会用适当的方式和同事们友好相处,要有足够的适应力和包容度。但同时也要注意,你的包容和友好,一定要有节制,不然善良就成了卑微。


美国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派人随机找到一组(10户)家庭主妇,并提出将一个小招牌挂在她们家窗户上,结果这一组的家庭都同意了。过了一段时间,工作人员再次访问这组主妇,提出要将一个更大更丑的招牌挂在她们的庭院里,结果又有超过50%的家庭同意了。与此同时,心理学家又派人随机找到另一组家庭主妇,并直接提出将又大又丑的招牌放在她们的庭院里,结果却只有不到20%的家庭主妇同意。这个实验就是著名的“登门槛效应”,也被称为“得寸进尺效应”,是指一个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为了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或想给他人前后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别人更大的要求。这种现象,犹如登门槛时要一级台阶一级台阶地登,这样能更容易更顺利地登上高处。


在通常情况下,人们都不愿一开始就接受较高较难的要求,因为它费时费力且难以达成。而是更愿意接受一些较小、较易完成的要求,这是人性。现实职场中,就有人洞察了这一人性,善于从小处找“漏洞”,慢慢得到别人的包容和接受后,再进一步“得寸进尺”。K哥听过这样一个故事,小L和小M是销售部的同事,一次小L的客户来公司拜访,刚好小L临时有事外出,就拜托小M帮忙接待。后来小L看小M做的挺好,也没什么不高兴,就慢慢把小M当成自己的销售助理来用,自己整天往外跑,接待老客户、给客户发资料、寄样品一类的活,都往小M身上推。而小M就一直忍着,能帮就帮。直到最后,小M因业绩不达标,被公司淘汰,才和已经成为销冠的小L大吵一架,宣泄了一把,但已经没什么意义了。


人在职场待人接物,可以包容,但不要纵容,要学会找到一个平衡点,外圆内方。否则你的宽容会被别人视为软弱,你也会当成可随意拿捏的“老实人”。




03

你可以大方,但要懂得拒绝


著名作家三毛说过:“不要害怕拒绝他人,如果自己的理由出于正当。当一个人开口提出要求的时候,他的心里根本预备好了两种答案。所以,给他任何一个其中的答案,都是意料中的。”但现实中,很多善良的小伙伴还是不会说“不”,如同太宰治在《人间失格》里所说 “我害怕一旦拒绝别人,便会在心里留下永远无法愈合的裂痕。”


前两年的热播剧《三十而已》中,钟晓芹就是一个不会说不的“便利贴女孩”。在公司里,同事们遇到问题就会推给她,打印材料、送文件、修咖啡机、对付难搞的业主,全都让她处理。而她也是有求必应,整天忙里忙外,但事实上她在公司、在别人眼里却几乎没什么存在感,好事也永远轮不到她。直到有人对她说了那句经典的台词“一个不会拒绝的人,你的所有接受都是廉价的。”她才开始有所醒悟。


毕淑敏曾说:“拒绝是一种权利,就像生存是一种权利。”人在职场上,你可以善良、可以大方,但一定要会拒绝,太好说话,太缺乏原则,最后吃亏、受委屈的往往还是自己。当然,成年人的世界,拒绝也需要技巧。虽然不一定不能像电影《教父》所说:“当你想要对别人说No的时候,请把它说得像Yes一样好听。”但还是要努力维持表面的和气与融洽。以下是三个关于拒绝的技巧,可供大家参考。


1、面带真诚地拒绝。职场中,不管什么情况,拒绝别人都要尽量面带真诚,最好能有些微笑,而不是一脸不悦或充满嫌弃。只要表达拒绝的意思就够,没必要再给对方脸色看,毕竟还是同事,要尽量避免因为某次拒绝,而让双方成为对立面。


2、用“替代方案”表达拒绝。举个例子,有人过来对你说“你有时间吗,我们有个协调会想请你现在参加一下”, 如果你不想参加,你可以说“我现在有点急事,大概2个小时后可以,你看行吗…”明知道2个小时候后,会议早结束了,但还是要反问一下对方,不就是等他自己说出那句“哦,那算了”吗?


3、用“条件交换”表达拒绝。比如,有人过来对你说“中午不想下楼了,一会你帮我带份午饭吧”,如果你打算拒绝他,可以试着这样说“帮你带饭可以啊,刚好我现在有一些资料要装订,要么你先帮忙弄好?”这就叫有来有往,条件交换。要让对方心里清楚,找你帮忙是有代价和成本,不要随随便便就向你开口。


说了这么多,K哥并不是想让大家变得刻薄、狡猾,而是想提醒各位,这个世界也许没那么多将心比心,更多的反而是贪得无厌。爱和善良可以免费,但绝不可以廉价;而且也并非所有人都配拥有。勇敢地做个“厉害”的老实人吧。别辜负了自己的善良和厚道。共勉。


本文摘自互联网

相关文章
集团企业的典型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