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软件职场干货:薪酬管理十大新趋势
发布于 2024-10-8 10:03:36 阅读次数:
云管端边芯智链的技术持续推动着数字化、智能化时代的进步。数智时代,是人才制胜未来的时代,也是技术推动社会进步的时代,更是混序交融、协同共生的时代。新的时代背景下,人的结构意愿和能力发生了变化,人与组织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人力资本取代财务资本成为了价值创造的第一要素,人才回报索取权越来越凸显,薪酬管理也发生了变化。从薪点工资开始,我们经历了等级薪酬、窄带薪酬、宽带薪酬、宽带薪点薪酬等不同类型的薪酬模式,也从薪酬内部分配衍生出工资总额、高管激励、中长期激励等差异化薪酬类型。当然,薪酬的追求是激励,薪酬并不等于激励,也不一定能够带来激励。发钱带不来激励,如何发钱可以,把握人性的需求,把握薪酬的趋势,越来越重要。马太效应到共同富裕
钱是最有效的激励资源,在增长时代,企业不断找机会,扩大经营规模,给优秀的、核心的人才更多回报,依靠薪酬杠杆,充分释放人力资本价值潜能。过去薪酬资源分布呈现马太效应,鼓励拉开薪酬差距,给火车头加满油,头部人才拥有更多薪酬资源,薪酬分布呈现金字塔状,同样的起点,不同的履历和业绩贡献,5-10倍的薪酬差距很正常。在这样的薪酬模式之下,一批批能人志士,前赴后继奔向市场,推动企业走向一个又一个巅峰。存量时代,是高质量发展时代,要刀刃向内,也要追求结构稳定,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逐步过渡到共同富裕,先富带动后富,物质精神双富裕。高质量发展时代,人才的价值属性和企业地位将越来越高,但人才的增值空间和变现能力将逐步收窄,社平工资节节提升,行业性限薪,常态化封顶,“薪酬基尼系数”将逐步缩小,薪酬差距也将逐步回归均衡。从基于责任和能力的薪酬发放到基于结果的任务结算
过去通行的薪酬模型为3P1M,按岗位评估确定全薪标准,按能力等级划定薪酬区间,按固浮比切分兑现绩效结果,同市场水平对标判定外部竞争性。以岗位评价为基础的薪酬体系,本质上是基于责任的付薪依据,是对事付薪,以任职资格为基础的薪酬体系,本质上是基于能力的付薪依据,是对人付薪。现在的薪酬资源更加具备关注资本增值和效能提升价值,对人对事付薪,要真正转向为价值付薪。何为价值?即企业中实际的业绩表现和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薪酬管理的底层逻辑,将从基于责任和能力的薪酬发放过渡到基于结果的任务结算。业务部门以市场侧、客户端的价值贡献来核算总包,业务支持部门和职能部门以内部任务市场计价规则来核心薪酬总包。过去岗位价值高,薪酬高,能力强,薪酬高的薪酬状态,在角色重叠混序、任务多元多变的背景下,将逐步变成,价值贡献高、任务积分高,薪酬高的薪酬状态。不断划小核算单元
基于结果的任务核算导向,鼓励账算明,钱分清,做多少任务,拿多少钱,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过去薪酬分配追求群体分配,工资总额多数落脚为公司层面,分灶吃饭把工资总额核算点落脚到子公司、部门层面,避免了公司层面的高水平大锅饭。但是部门内部,仍会出现搭便车、混饭吃现象。未来的薪酬管理要从大一统模式逐步走向精细化、精准化、场景化、差异化,要不断划小核算单元,任务定价,要像绩效考核一样,公司级-部门级-团队级-项目级-任务级持续细化。核算单元细化到任务,核算周期细化都当时,配套数字化留痕工具,工资实时结算,做一单,赚一单。基于结果的任务核算薪酬模式,核算单位划小到任务,人人都是自主经营体,人人都是CEO,让薪酬的激励性和导向作用,发挥到事事、人人、处处、时时。划小核算单元,基于任务付薪,企业内部可以实行“抢单制”,业务部门围绕市场和客户抢单,职能部门围绕业务部门抢单。内部服务市场化抢单基础上,还可以引入外部专业化机构,进入内部抢单,有了“鲶鱼”,职能部门提质增效是必然趋势。划小核算单元后,是否还需要绩效管理?需要的,绩效管理真正从结果导向转向价值导向,指挥棒作用会更加明显,脱离奖金兑现后的绩效考核,目的更加纯粹,也更加有效。从分钱到赚钱
科层制组织模式下,强调顶层权威,权利和资源集中在组织顶层,所以由上级发号施令,确定指标,分配薪酬资源。平台型组织,上级权威让渡于客户权威、任务权威,内部直线型的组织运作方式,也变成了分布式、多中心、散点式、网状的方式。在这种节点型组织中,每个节点就是一个任务集或任务簇,任务在,节点在,组织在;任务完成后,节点消除,组织成员消散并重构在新的组织网络节点中。按单聚散,按任务定薪,从过去的分工资变成了赚工资。国有企业持续推行的工资总额备案制,华为的分灶吃饭,碧桂园的成就共享同心共享计划,做法各异,底层逻辑是相通的,就是从分工资到赚工资。分工资,别人说了算,所以会有内部管理权威,赚工资,自己说了算,没有内部管理权威,只有市场权威,价值权威,这才是一种真正的机制进化。从单点薪酬到系统设计
科层制组织中,职能垂直管理,工资分配相关职能明确工资分配的规则和程序,绩效考核相关职能明确绩效考核的规则和程序。各个职能模块之间是割裂的,甚至绝缘的,在对下开展管理时,一旦制度打架,不懂得协调和变通,反而强化“制度圈地”,更加自说自话。管理要为业务赋能,机制赋能也是核心价值,如何赋能?首先要有系统思维,各个职能模块要耦合为一个整体,为业务提供管理价值。工资分配要从过去的单纯讲个人薪酬内部分配,升级为工资总额、二次调节机制、中高管薪酬、员工薪酬分配、绩效兑现等模块耦合的物质激励系统。同时物质激励系统还要同战略预算管理、绩效运营、人才发展、组织发展等系统耦合,形成公司整体性管理架构。从单点薪酬到系统设计,才是真正在践行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指导思想。从物质激励到多元激励
发钱不能带来激励,如何发钱可以。双因素理论已经提出了超过60年,但是很多企业依然没有真正搞明白,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满意,不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不满意。薪酬的激励性,不在于薪酬的绝对值,而在于薪酬的相对值,员工今天表现优秀,企业为员工的表现而买单,形成了强化效应,自然后续表现会更加优秀,如何公平合理的发钱,才是激励的来源。钱多钱少是次要的,干的好,别人多发,就是正向激励,干的不好,比别人少发,就是负向激励,所以,和幸福一样,激励也是对比出来的。过去激励更多的责任在人力资源部身上,未来是全员激励时代,划小核算单元,每一位管理者都是一位经营者,是员工心理资本的经营者,是员工激励的第一责任人,物质激励手段过于单一,效果不显著,未来要格外关注非物质激励,要在物质激励机制基础上,强化提升各级管理者非物质激励领导力,让员工干的开心,拿的认可,企业才有前途。多方参与规则治理,更加重视程序公平
从分工资变成赚工资,任务确定、任务计价、任务流转、任务标准、任务考核等一系列规则确定后,薪酬管理就变成了规则治理。在规则体系中,管理者之外,也要多方参与规则制定,谈判达成共识,规则就变成了契约,企业中除了劳动契约以外,建立了规则契约、价值契约和心理契约。契约的导向是什么?多劳多得,优劳优得,不劳不得。规则治理的薪酬模式下,更加重视程序公平,规则制定、规则落实、规则优化的过程要公开公平公正,规则让人参与,才能信服,才能产生权威的价值。规则治理下的管理者权威将大打折扣,管理者要真正转变心态,从管理到赋能,从控制到激活,管理者从裁判员变成教练员以后,要格外关注领导力建设。随着数字化管理上升到新的高度,未来企业更需要的不是管理者,而是真正的领导者。发放周期即时化
很多企业奖金兑现喜欢跨周期,有些是财务决算滞后,有些是老板喜欢递延支付对冲风险,今年的奖金明年发,薪酬资源错配,极大的影响了激励效果和强化作用。按单取酬,按任务核算的薪酬模式,海尔的“人单合一”模式是典型,很多企业也在推行“任务市场”,发放周期将逐步即时化,过去月薪制,将逐步过渡到周薪制,甚至日薪制。绩效兑现也从过去按周期结算,变成按任务结算。未来企业就是平台,人人都是创客,员工也将逐步从在岗转变为在册在线,组织边界会逐步打开。从成本视角转向资本视角
工资是人工成本的核心构成部分,过去看工资,还是成本视角,基于外部市场对标的薪酬水平确定,一方面判定工资水平是否低于市场水平,为调薪找到依据,另一方面也在判定工资水平是否高于市场水平,为冻结薪酬找到理由。这种成本视角,必然导致,人才投入短视,爱算小账,遇到优秀人才,不敢给高工资,愿意为低成本付费,而不愿意为高价值付费。一定要转变视角,从成本视角,转向资本视角,成本是不创造价值的,资本可以创造价值,人才是资本,不是成本,人才上的工资性投入,本质上是一种人力资本投入,合理的方式方法,可以产生超额的价值增值。任正非说“工资最高时,成本最低”,并不是追求高工资,而是追求高效能人才,通过人才薪酬价值的释放,激活人才创造价值的潜能,最终为企业创造更多收益。敢找更贵的人才,是资本视角,不盲目任由人才自由发展,只求人才效能产出,也是资本视角。不能创造价值的人才,是无用的,企业也要避免追求盲目的“能力溢价”,合适的,能创造价值的人才,才是最高的。关注内部人才转向内外部人才兼顾
未来的生态体系之下,人才价值在持续崛起,优秀的人才也不再依附于某一个组织,而是依附于自己的内心和追求。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诸多“插拔式人才”,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技术手段极大的丰富了工作场景,跨时空的人才合作成为现实。人才不必为我所有,为我所用即可。薪酬体系也要顺应时代潮流变化。组织平台化以后,内部任务市场也要向外开放,人力资源部关注内部人才薪酬模式的同时,也要开始关注外部人才。长期性外部合伙人激励模式如何设计,临时性项目制外包人才激励模式如何设计,灵活性偶发式订单人才激励模式如何设计?这些都将成为新时代背景下的薪酬管理思考的核心命题。我们现在的时代,是一个不同于过去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里,战略环境、竞合趋势、成长路径在迭代,组织模式和运行方式在变化,人才结构和价值导向在多元,薪酬模式在变化,绩效模式在变化,人才发展也在变化。在这样一个人力资源管理大变局时代,向前看,顺应潮流和趋势而变,更有价值。
本文摘自互联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