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行业文章

人力资源管理软件职场干货:最好的管理:带员工多打胜仗

发布于 2023-10-24 10:27:52   阅读次数:


如果你是华为云的客户经理,会用什么方法拿下罗振宇这位明星客户呢?每年可是有几千万的订单啊!

但问题是,得到已经有合作多年的数据服务商了,为什么要换成华为云呢?

出乎意料的是,这位华为云的客户经理,用一封邮件就打动了他

这封邮件里提到了四点:

1)我们为“得到”的企业知识服务,挑选了一个优质客户,只要“得到”愿意,500万的订单马上就可以签。

2)这个合作,跟“得到”是否选择华为云做数据服务商,没有任何关系,请你们不必有压力。

3)我们华为云的总裁和副总裁,都是“得到”的用户,他们非常关心华为云和“得到”的合作进展,所以一旦和“得到”合作,我们必然会投入最好的资源。

4)拒绝我们100次,也不要紧,我们会再沟通101次,因为我们坚信华为云是“得到”最正确的选择。

打仗的团队与打胜仗团队,一字之差,精气神截然不同:

打仗是干活,关注的是过程,是“有没有做”:我跟得到那边联系了,那边说已经有数据服务商了,需要的话会跟我们联系……我隔三岔五就跟得到那边联系一下,真的已经尽力了……

打胜仗是责任,关注的是结果,是“有没有做好”:明知客户很难搞定,敢不敢毅然地往前上?第一次被客户拒绝了,能不能再坚持一下?这条路走不通,那就换条路再试试呗……总而言之,事在人为,真想拿到这个结果,方法总比困难多。

什么才是“打胜仗”团队?

华为管理顾问吴春波老师将之总结为“四个极度”:

团队要对胜利有极度的渴望

要有极度坚韧的意志

要有对失败的极度羞耻感

要有对结果极度负责的态度。

但是,血性是会夭折的,所以需要培育,血性也是会沉睡的,所以需要点燃。

怎么培育、怎么点燃呢?要靠制度。

华为前全球招聘总负责人冉涛老师总结说“构筑善的制度,管住人性的恶”,具体而言,就是通过明显向一线倾斜的“分钱、分权、分机会”的激励机制,引导员工往一线去、往前线冲。

趋利避害、贪生怕死是人的天性,但美军却盛传“西点好战”,美军院校学员分配时,经常出现这样一种现象,被分到一线服役的学员欢欣鼓舞,而被分配到五角大楼的反而一脸苦相,要求干一段时间后,一定要到一线去。

为什么会这样呢?国防大学金一南教授在《美军还能打胜仗吗》中介绍过美军的晋升机制,提拔军官时,根据战场表现分为五层:

最高一层是在前方负过战伤的,

第二层是接触过敌对火力的,

第三层是进入过危险地带的,

第四层是在前方总部服役的,

最后才是在后方五角大楼或参谋长联席会议服役的。

分层完毕,然后再在各个层次中,分别进行“德才表现”考核,其结果就是,分配到前线的学员机会更好,不仅晋升更快,而且综合薪酬更高。

我国古代也流传着“秦人尚武”的说法,商鞅变法后,秦国逐渐确立了“二十等爵制”,只要在战场上立功,就能分到土地,改变社会地位,而且针对一线战士、指挥官、敢死队等不同贡献,有不同的认定方式,总之制度设计的原点,就是要刺激军士上阵杀敌。

在华为的制度设计中,对一线作战部队的倾斜非常明显,比如

薪酬上,采用奖金分配制,鼓励员工去攻城拔寨,开拓新市场、攻坚新项目,而不是坐在旧山头上吃老本,或是躺在机关里混日子;

晋升上,明确要求机关里凡是没有基层实践经验的人,不能走行政主干道路,不能提升为行政主管;

职级上,一线比机关高一到两个级别,回到机关要自愿降级;

称呼上,在《华为成长之路》中,邓斌老师举了许多华为用的心思,比如只有经营管理团队可以称“总部”,深圳其他部门只能称“机关”,而且一线人员的称谓,正式化程度普遍比较高(如总经理、总监),二线人员的称谓正式化程度普遍比较低(如部长、经理等)。

仿佛身在其中,方方面面都在暗示你:到一线去,到基层去,那里天地广阔,大有作为!


02

那些只会讲道理的管理,只会讲道理的育人,其弊端就是:不解决问题,带不来实效。

这与一个人是不是擅长讲道理没有关系,你讲道理讲的最好,也没有什么用。

我看到不少管理者把管理建立在讲道理上:

靠讲道理,搞文案、搞宣讲、搞团建来建设企业文化。

靠讲道理,经常开会洗脑来树立威信。

靠讲道理,推行考核与奖罚激励来提高绩效。

靠讲道理,做培训来提升员工能力。

只会讲道理的管理者,往往自身的责任心、作风、学习能力、专业能力、专业经验等诸方面,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陷。

他们不会刺刀见血的真功夫的经营与管理,又不愿用心费力地学习与认真负责,只做些隔靴搔痒的形式主义的东西。


03

而最好的管理,就是带领员工多打胜仗。

这种管理方式有以下7个特点与办法:

1.让能打胜仗的人指挥战斗

提拔或招聘那些懂专业与有专业经验及实战优秀的人、敢扛责敢扛事的人,担任各级与各部门的负责人。他们懂得打胜仗并具备打胜仗主要素质与能力、经验。

2.对标管理

作为管理者,如果你不具备业务经验也没关系,但你必须好学习,有雄心壮志,善于“对标管理”。

所谓对标管理,就是寻找与学习所在行业中的成功与最好的标杆及其模式、方法,找出自身的差距,从而解决自己部门或自已企业的问题,提升绩效与发展水平。

3.一对一情境领导

讲道理式的管理与讲道理式的育人,之所以没有实效,就在于忽略了员工与学生的差异性。应该釆取因人而异、因阶段而异的一对一领导与教育。

4.现场管理

一家公司的销售部经理,他喜欢用一种方式来培训与管理新员工。就是陪着新手去推销,现场督战,现场发现问题,现场纠正,现场辅导,现场拿订单。

这样一来,新员工的技能与自信、斗志在实战与胜利中得到迅速提升,成长期大大缩短。

现场管理,既是一种管理方式;又是一种管理态度,怠政懒政不行。

5.抓反复,反复抓

不要妄图一次培训或一次辅导就解决问题。

改变一个人靠得不是讲道理,而是培养习惯。教育孩子,管理下属,靠吼骂、批评、考核惩罚都不是最好的办法,只有抓反复、反复抓,培养出良好习惯才能使人进步与成长。


同一个动作,重复21天就会变成习惯性的动作;同一个想法,重复21天,就会变成习惯性想法。习惯一旦产生,就会影响人的潜意识,进而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人的行为。

6.把工作当成修行

管理与育人,还需要启迪员工或学生把工作与学习当成修行,带领他们在一次又一次“打胜仗”的体验中,使他们产生对工作与学习的兴趣热爱,并悟出道理。

最好的管理,是最终实现员工、学生的自动、自律与自我管理。

7.关键时刻,身先士卒

在最困难的时候,在别人都顶不住的时候,作为部门领导也好,作为公司领导也好,在你负责的范围,你不能退缩、回避,要亲自带头,冲在前面,去解决问题,去争取胜利。

具有以上7个特点的领导者,他们善打胜仗又善于管理,在带领团队取得一次又一次的胜利中,个人威信树立起来了,企业文化被团队认同,员工得到锻炼与快速成长,忠诚并斗志旺盛,组织绩效持续增长。


本文摘自互联网

相关文章
集团企业的典型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