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行业文章

人力资源管理软件职场干货:跨行业跳槽的HR如何快速适应新环境

发布于 2025-1-9 9:59:19   阅读次数:


最近好几个HR朋友聊到了跨行业跳槽后遇到的问题。

一个朋友是从一线城市跨行业跳槽到二线城市一个企业,去了很不适应缓慢的工作节奏,觉得工作毫无成就感,加上新公司似乎出了一些问题,又开始看新的机会。

另一个朋友是招聘了一个行业外的HR进入团队,看之前的履历和面试表现在人力资源方面比较专业,但进来一段时间后发现工作上手很慢,很多提交的思路和方案不接地气,与实际工作需求差异较大。

2024年,很多公司放缓招聘进度、减少或停止招聘新人,职场人跳槽也更加慎重,很多公司的员工主动离职率是下降的。2025年预计这一状况将持续。对于已经跨行业跳槽或准备跨行业跳槽的HR来说,需要快速适应新环境,并尽快做出有价值有成就的工作,有以下几点供参考:


1、放低姿态,保持空杯心态
熟悉了解新的环境


这点看起来是老生常谈,但实际做到却很难。对于有一定经验的人来说,都带着自己原来的经验,总是对自己熟悉的东西有一定的偏好。到了一个新的环境,尤其是大型公司到中小公司的,常常会觉得新公司的管理很乱,感受上有很大的落差。

有的从制造业大公司到互联网行业创业公司,觉得公司做事没有流程可遵循,公司怎么天天在变,不停地在折腾。其实,换个角度看,这是行业特征和公司生存需要所决定的。

有的从充分竞争行业的市场化民营公司到相对垄断的国有企业,觉得公司效率太低,一件事情要征求好多方的意见还不做决策,往往错失良机。其实,换个角度看,国有企业往往非常稳健,风控做得很好,除了经济利益,还要履行很多社会责任。

到了新的行业新的公司,不妨先放低姿态,忘记自己原来的经验,原来的辉煌,保持空杯心态去了解新的环境,去探索学习新的东西。


2、了解行业格局,
掌握基本行话和思维方式


到了新的行业,首先要了解行业的发展历史、现状和未来展望;要了解行业的竞争格局,哪些公司是标杆是头部公司,哪些公司处于中间位置,自己的公司在行业中的地位如何;要了解行业内的影响力大的领军人物是哪些人,对行业发展持有什么样的观点。

其次,要了解行业的业务运行规律,掌握基本的行业用语,与业内的人交流时,谈起行业内的基本专业用语,要知道是什么意思。比如进入证券行业,最起码要理解权益等概念是什么意思;进入保险行业,要理解新业务价值等概念是什么意思;进入银行业,要理解存款准备金等概念是什么意思……

另外,还要掌握行业特有的思维方式。比方说,制造业讲究的是标准化流程、精细化管理和严苛的成本控制;而投资公司讲究的是应市场变化的机动性、吸引和激励高智核心人才和严格的风险控制。不同行业的管理思维方式差异很大,有的是严格控制,有的是灵活机动,到新的行业不能还固守原行业的思维方式,原来的长处到新行业可能是短处。


3、了解公司的客户、产品和服务,
熟悉收入和利润来源


到了新的公司,要了解公司的基本业务模式。首先要了解公司的客户是谁,公司所有的业务和管理是围绕客户展开的。了解公司是如何获得客户的,客户有哪些类型,机构客户多少,个人客户多少。客户的类型也往往影响着公司的管理和员工素质,如一个客单价大概是200元的服务个人消费者的食品消费零售企业对员工的要求,和一个做单价200万以上的高净值客户服务的金融企业对员工的要求,肯定不一样。一个直接做个人客户业务销售的企业,和做合同金额上亿的大型机构客户业务销售的企业对员工素质的要求肯定不一样。

其次,要了解公司对客户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是什么。这是公司对客户的核心价值和竞争力所在。要了解评价产品和服务好坏的标准;要了解公司的产品和服务设计开发的核心部门和人员素质要求;要了解公司内部产品销售好的机构和个人有哪些,分别有什么样的特质。

另外,要熟悉公司的收入和利润来源。公司最近三年的收入主要来自哪些产品和服务,哪些业务条线,公司最近三年的利润如何,有什么样的变化。了解了这些,基本了解了公司的主要业务和经营情况。因为公司的绩效考核和薪酬激励与业务收入和利润紧密相关。


4、了解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还要了解为什么这样管理


作为HR,到了新公司肯定要了解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这里面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遇到很多从传统的大型公司大新型行业中小公司的HR,往往开始都非常不适应,有很大的落差,对管理的感受往往一个字“乱“。

如,没有人力资源规划,招不招人、定多少工资需要问老板,老板说了算;没有什么规范的绩效考核,平时有什么工作要求和反馈老板直接开会讲掉了,做得好的老板马上发红包,做得不好的老板立马叫过来臭骂一顿并扣钱,每个人什么表现老板心中有数,给多少奖金老板心里有杆秤;没有什么培训体系,培养人就是师傅带徒弟,都是个性化传承……

如果跨行业过来HR的功力不够深厚,如果跨行业过来HR在原来大厂只是流水线上操作工,对业务和人力资源管理没有深度思考和理解,那么到了新的行业必定阻力重重、寸步难行。

如果HR可以深刻理解业务和人力资源管理的本质,不拘泥于管理的形式,而在于管理的实质,那么会从业务的角度去理解为什么这样管理,了解如此管理的背后原因,同时从本质上去推动人力资源变革服务业务发展,并且这种变革是润物细无声的,在传承原来本质优点的情况下迭代优化。几年下来蓦然回首,变革已经悄无声息地圆满完成了,对业务的推动和赋能比以前强多了。


5、融入公司的实际文化,
与周围的人尽快建立信任的关系


到了新的环境,除了对行业、公司、业务的了解,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需要熟悉,那就是公司的文化。这里说的公司文化不是写在书上贴在墙上的文化,而是公司实际的文化,比如老板是什么风格,高管之间同事之间的关系和氛围,做决策的方式,沟通协调的方式,实际授权的风格……

比如说有的公司老板抓大放小,非常授权,那么事无巨细的汇报会让老板反感;而有的公司老板非常细致,事无巨细都亲力亲为,那么汇报就要非常仔细和勤快。有的公司鼓励独立承担责任,有的公司喜欢集体决策共同承担责任。有的公司鼓励创新可以容错,有的公司保守谨慎经常追责。有的公司做事流程清晰所有的事有章可循,有的公司喜欢模糊灵活看重结果过程相对随意。

不管公司文化如何,到新的环境就要适应。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到了新的公司要尽快与周围的人尤其是工作联系频繁的人尽快建立信任的关系。这种信任来自于最初工作接触中的靠谱和高效、最初沟通协调中的同理心和真诚。要与自己的直接上级主动及时沟通,了解上级的要求并高效满足要求,展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要与工作联系多的同事建立良好的关系,主动进行正式和非正式的沟通,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

总之,跨行业跳槽的HR,要用空杯心态去熟悉新环境,了解行业、公司和业务,融入文化,建立信任。不要拘泥于管理的形式,而要从业务和人力资源管理的本质出发,去赋能业务,与HR的企业内外部客户建立信任,提供有价值的HR赋能。


本文摘自互联网

相关文章
集团企业的典型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