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行业文章

人力资源管理软件干货课堂:用「无限游戏」思维,穿越疫情周期,驾驭不确定性

发布于 2022-5-26 9:23:04   阅读次数:


广东合协人力资源管理软件的小编认为,面对疫情带来的紧张和封控,“穿越疫情周期”已成为企业和我们每个人,必须面对的关键词。相信无限思维带来的启发,有助于我们找到不变的坚守和方向。

 

01

有限游戏VS无限游戏

无限游戏的概念,最早由纽约大学教授詹姆斯·卡斯在《有限与无限的游戏》中提出,有限游戏以取胜为目的,而无限游戏则以延续游戏为目的。

 

有限游戏中,有已知的玩家,有明确的规则,统一的目标;有限游戏的主要目的是获胜,一旦目标达成,游戏就自动结束。

 

与之相反,无限游戏中,既有已知玩家也有未知玩家,游戏既没有明确的规则,也没有统一的目标。尽管可能有一些惯例或法则的约束,但可供玩家操作的范围非常宽泛。每个玩家都可以打破惯例,随心所欲地选择玩游戏的方式,或者改变玩法。无限游戏具有无限的时间范围,游戏没有实际终点,所以不存在明确的输赢。在无限游戏中,玩家最主要的目标是持续地参与,让游戏永久存在。

 

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存在没有终点,亦不论输赢的无限游戏;比如,在我们的婚姻和家庭关系中,就没有所谓的赢家。职业生涯更是如此,我们可以在某次面试中击败其他求职者,但每个人的职业发展却没有固定的终点。

 

在泰普洛领导力的教练团中,我们有多位从企业核心高管退下来的教练,有的年龄已超过70岁,但他们却在coaching教练事业上发光发热,帮助年轻管理者成长。他们对待职涯的态度,正是无限游戏思维。

 

02

你的组织和领导,是有限思维还是无限思维?

首先,商业世界是完全契合无限游戏的定义。企业的领导者,需要面对的是: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暗中发力的竞争对手、无法避免的不可控风险,这是一场未知大于已知的“无限游戏”。

 

有限游戏思维的企业

根据斯涅克的观点,持有限游戏思维的企业,往往执着于成功的产品和服务,或一个强大的公司。他们虽然理解客户需求的变化,但是在业务中倾向于保护现有资源和运营模式。

 

有限游戏思维的企业和领导者,总是希望通过“一城一池的赢”,向世界宣告他们是“最好的”。从长远来看,当他们带着有限游戏思维,参与商业的这场无限游戏时,这种思维陷阱往往会带来致命的打击。

 

无限游戏思维的企业

而无限游戏参与者,更关注公司是否不断满足了客户需求、创造了社会价值、公司的文化是否能支撑业务的发展。

 

持无限游戏思维的企业和领导者,不会在意短暂输赢,明确公司的长远愿景和使命,清楚自己在游戏中所处的位置,确保自己正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会思考如何建立一个足够强大,足够健康的组织,保证它在未来的游戏中屹立不倒,同时也能够让公司在短期内变得更为强大。

 

两种思维模式底层的本质差异

回到思维底层,我们再来看看这两者的差异:

 

有限思维享受我赢而对手失利,无限思维却享受棋逢对手而带动彼此的活力。

 

有限思维以控制和权威,带来下属的亦步亦趋;无限思维以“信任”,解放团队的主人翁感、主动积极性和创造力。

 

有限思维的焦点是获得稀缺的权力,与可能性为敌,要消灭可能性带来的纷乱;无限思维则聚焦于开放而非封闭的力量,激发可能性释放的红利。

 

有限思维惧怕改变,希望在稳定性中得到边界的利益;无限思维拥抱变革,在超越中进入突破边界的新天地。

 

03

任何企业都可能偏离原有的无限事业

而掌舵领导者的无限思维,决定企业是否能重回正轨

即便是大名鼎鼎的企业,也曾一度偏离了自己的无限事业,转而追求更有限的目标。尤其是在企业更换掌舵人时,新任领导者的面前都会出现一个十字路口。他们将如何领导这个企业?

 

斯涅克提到了我们耳熟能详的沃尔玛和微软。

 

两家公司的前任CEO迈克·杜克和史蒂夫·鲍尔默,在各自执掌沃尔玛与微软期间,都选择将公司带上一条有限思维的道路。这两家公司如果一直在这样的轨道上,可能早已被商业游戏彻底淘汰。

 

幸运地是,两位新CEO道格·麦克米伦与萨提亚·纳德拉,在分别接掌了沃尔玛与微软之后,竭尽全力将各自的公司,重新带回到无限思维的正轨上来。

 

尽管前方仍然挑战重重,但这二人似乎都真心地致力于领导一项事业,而不仅仅是经营一家公司。

 

哪些情况会导致企业道路的偏离?

公司上市或领导层变更等重大事件,可能会迫使组织更换道路。不过,就算没有大事发生,一个组织也可能从无限走向有限。这样的偏离或分歧其实很常见,人们时时刻刻都可能偏离自己的道路。

 

另外,公司是由人管理的,可想而知,偏离也是难以避免的。组织偏离正轨的原因往往有一个共性,就是领导者对自身有限追求的兴趣,超过了对无限游戏的兴趣,这会将整个组织都拖下水。

 

领导者的思维决定着组织的走向

若领导者相信公司的成功,全部源自领导者个人的才华,而非员工在他们所领导事业激励下发挥出的集体智慧,那该组织就走到了命运的十字路口。

 

这些领导者,往往会沉迷于为自己赢得更多的名声、财富和荣誉,甚至可能会牺牲公司长远利益。他们的管理层,开始与员工脱节,信任崩塌。业绩势必会受此影响,而当业绩下滑时,这些领导者会先指责他人,而非先弄清楚公司变更道路的初心。

 

为了“解决”问题,他们对员工的信赖,变成了对程序的信赖;公司文化变得更加僵化,一线员工往往会失去决策权。

 

正如微软、沃尔玛的例子,在偏离正轨后,企业还可以撑上一段时间。在此期间,他们将面临着重回无限道路的挑战。

 

无论企业的规模大小,最能防止他们偏离无限道路的,就是无限思维的领导者的那些必备要素。

 

无限游戏中,玩的不是成就清单,而是思维方式。

 

04

有勇气的无限思维领导者:

无论当前取得多大成功,相信自己的事业都是无限的

有限思维的领导者,在意的是领导者的自我安全与权力维系,希望代表着自己过去的职位和成功,能延续到未来;而无限思维的领导,无我而富有勇气,听从内心深处的召唤,关注的是“崇高的事业”。

 

无限思维的领导者明白:“最好”不是一种永恒的状态。因此,他们会努力做到“更好”,“更好”意味着这将是一段持续改进的旅程。

 

当然,人是复杂且不完美的。世界上并不存在完全无限思维的领导者,也不存在完全无限思维的组织。

 

事实上,就连最专注于应用无限思维的企业,也可能会走上一条有限思维的道路。尤其在一个组织取得了巨大成功之后,这种情况是很常见的。此时,就需要具有无限思维的领导者,勇敢承认偏离了自身事业的事实,并将组织带回正轨。

 

这并不容易,斯涅克称之为“领导的勇气”。

 

一个企业若想在到达顶峰后,还继续留在这场无限游戏中,领导者就必须有领导的勇气:要认识到,无论取得了多大的成功,自己的事业都是无限的。

 

市场有起伏,人有来去,技术不断迭代,产品和服务随着客户的变化而变化,需要有一些持久性的东西来凝聚大家。这些东西经得住变化与危机的考验,这正是我们对无限事业的认识,事业必须是经得起考验的、有适应力的、永恒的。

 

05

在变化和危机中,领导者如何获得领导的勇气?

有限思维的领导者,要看见、觉察并承认这一点,是需要勇气的;敞开心扉去接受另一种世界观和思维模式,就更需要勇气了;要真正运用无限思维,来重塑组织文化,更需要难以想象的勇气。

 

因为承认出问题的部分原因在自己,可能会给我们带来尴尬,甚至羞耻;但勇敢决定参与解决该问题,也可以赋予我们力量。

 

几乎没有人,或者只有很少的领导者,能够独自完成从有限思维到无限思维的转变。

 

在这个过程,必须找到与我们有共同使命的人,找到同样渴望改变的人,找到同样希望通过合作来完成改变的人。获得领导的勇气,我们离不开他人的帮助。

 

勇敢的领导者之所以强大,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没有掌握所有的答案,也没有掌握百分之百的控制权。不过,他们有彼此,以及引导他们前行的“崇高事业”。

 

只有软弱的领导者,才会选择权宜之路。他们自认为掌握了所有答案,或试图控制一切变量。面对完成预设目标的压力,与探索可能无人验证过的其他选择相比,用年末裁员来迅速压缩成本的做法。显然,这并不需要多少勇气。

 

只有当一个组织的领导者,拿出了领导的勇气,内部员工才会逐渐表现出同样的勇气。就像孩子会模仿父母一样,员工也会效仿领导者。领导者若把自己看得比团队更重要,那么在他所培养的文化中,员工也一定会将自己的发展置于公司的健康之前。

 

06

不仅是领导者,我们每个人

都需要无限游戏思维

不仅商业世界和领导者需要无限游戏的思维,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需要注入这种思维模式和勇气。

 

我们的生命可能是有限的,但生活是无限的。我们能享受到胜利的喜悦,也会遭遇失败的痛苦;但无论输赢,第二天,我们仍会继续这场游戏。

 

无论赚了多少钱,积攒了多大的权力,升职过多少次,我们都永远不会得到“生活赢家”的头衔。

 

在其他的游戏中,我们都有两种选择,可以选择玩不玩,或者怎么玩。生活的游戏却有点儿不同,我们只有一种选择,一出生就会自动成为玩家;我们唯一可以选择的,就是我们想要在这场游戏中,运用有限思维还是无限思维。

 

如果选择用有限思维来生活,我们的首要目标就是比别人更富有或职位更高,我们往往从成功与失败,胜者与败者的角度看待这个世界。

 

如果用无限思维来生活,与其他所有的无限游戏一样,在生活这场游戏中,我们的目标不是赢,而是让这场游戏继续下去。

 

我们的目标会变成,致力于推进一项比自身更伟大的事业,将那些与我们有相同愿景的人视为伙伴,努力与他们建立彼此信任的关系,共同推进这项对所有人都有益的事业。我们对自己所享有的成功心怀感恩,在自我进步的同时,也会努力帮助周围人进步。


本文摘自互联网

相关文章
集团企业的典型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