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行业文章

人力资源管理软件干货分享:被这种逻辑主导,人就会陷入低效

发布于 2021-8-4 10:50:07   阅读次数:


许多人对于问题的解答越来越简单了,他们常常是这样说的:

 

1. 关于业绩

为什么销售目标无法实现?因为公司产品没有竞争力。

 

为什么没有竞争力?因为产品价格太高,申请折扣政策领导不批准。

 

逻辑推导:销售目标无法实现------领导不支持。

 

2. 关于个人

你为什么愁眉苦脸?因为要在这个城市安家,但买不起房,压力太大。

 

为什么买不起房?因为房价太高,收入又太低。

 

为什么收入太低?我们公司没啥发展,收入不行。

 

逻辑推导:买不起房-----公司的问题

 

3. 关于工作

为什么项目出现延期?因为另一个部门响应不及时。

 

为什么响应不及时?因为我管不了他们,又不是他们的领导,配合嘛。

 

逻辑推导:项目延期----很正常,无解。

 

我想,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经常会听到这样逻辑主导下的问答,我称之为“简单指向型逻辑”,其特点就是:所有的问题与我无关,我已经尽力了但无能为力。

 

作为管理者,你可能在团队中听到这样的话语时没有引起重视,但当团队成员开始用这样的逻辑工作时,就会陷入“忙、累”但低效的状态,每个人都认为自己在付出,却无人为问题负责。

 

这种对问题形成简单指向型逻辑有两大特点:

 

1.  思维片面

 

对于问题的原因仅仅认定为某一个方面,人在缺乏渴求成功的思想指导时,脑袋里是不会产生多种可能性的,会选择最简单的且规避自我责任的方面。

 

2.  闭环低迷

 

简单指向的逻辑主导下,很容易形成错误的闭环,对问题的思考并不是奔着解决问题去的,而是思想里充斥着各种杂音:“和我没关系”、“都是别人的问题”、“我没办法”等,这种闭环是低迷状态的,让人陷入其中很难跳出来。

 

所以,我认为简单指向型逻辑害人,背后根因是偷懒,是把自己可以去努力的方向硬生生屏蔽了,总是把问题归因到外部去,事情没有任何改变。而被这样逻辑主导的人,也自然难有发展。

 

避免陷入简单指向型逻辑,可以通过以下三方面的练习:

 

第一,锻炼可能性思维,把思路放宽;

在谋求成功的人眼里,没有什么是做不到的,资源少、领导不支持、客户不理解、团队不配合、技术不支持、产品不够好… … 这些都不是阻碍因素,关键在于是否找到了正确的那条路径。

 

面对问题总喜欢找单一外在原因的人,其实是自我意识脆弱的表现。我非常喜欢的一位作家梅尔.施瓦茨这样说:

 

“我们的思维越僵化,自我意识就越脆弱。同样,我们越是被束缚,我们的信念和想法就会变得越固执。”

 

并且很多人因为思维僵化,固执地认为自己的指向逻辑是正确的,例如“因为上级不给我价格政策,所以客户没法签单,不是我工作没做好”,这种“正确”会阻挡人们与他人有效联结以开展工作配合,阻挡自己接受新的事物和学习的能力。

 

当我们对一件事物做决策或产生论断时,要知道在同等范围的时间和资源限制下,可供选择的选项越多,你的决策很可能会更好。即使看起来当下的问题可能只有一种可选项(例如一位年轻人在深圳结婚了,他并不想回老家发展,但买房是夫妻共同认为唯一扎根的方式),优秀的人也会在头脑中盘算是否还有另一种选择。

 

很喜欢被誉为欧洲的彼得.德鲁克、世界上第一位领导学教授约翰.阿代尔所说的一句话:“过早停止思考是最优选择的敌人”。

 

第二,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很多人已经把“买房”当作了人生的头等大事,整天看着房价发愁,想着首付款头疼,一旦真的买了房又为每月还贷款伤脑筋。

 

由于把这种事当作了人生大事,甚至成为很多人十年、二十年的奋斗目标,而不是自己要具备什么样的能力、要在行业里拥有什么样的影响力等,这本身就是很悲剧的事情,导致有的人工作起来小心翼翼,迎合上级,就怕工作变故导致月供出问题;还有的人因为房子需要很多的钱,所以不安心工作,四处寻找还有没有更高报酬的机会,一切都以金额的高低来衡量… …

 

这样的状态下,是很难对工作和生活产生热爱的,而人生转眼就过去很多年,失去了很多能做出更有价值事情的机会。

 

那如果换个思维呢?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这句话出自《孟子·离娄上》,意思就是说:如果行动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就应该反省,从自己身上来找原因。

 

买房并不是错,可能绝大多数中国人都把房和家等同起来,有了房才能安心和扎根。但你整天抱怨收入低,抱怨房价涨,有意义吗?并不会对你的生活产生任何一点有意义的改变。

 

一位年轻人抱怨收入低,买不起房,我们开展了一段谈话。

 

我问:“你觉得年收入多少才能买得起房呢?”

 

他回答:“如果父母赞助一部分首付的话,在广州年收入至少要到30万吧,才能还贷和有一定品质的生活。”

 

我问:“你现在收入多少?”

 

他回答:“七万,还差好远,我们公司小,待遇跟BAT没法比。”

 

我继续问:30万收入在你们公司是什么职位才能获得?你现在什么职位?”

 

他回答:“起码要高级项目经理了,我现在才入职一年,还是项目助理。”

 

我说:“那你有没有想过要怎样才能尽快成为高级项目经理呢?是这个公司收入低导致你无法买房,还是自己的能力还没达到一定水平导致的呢?”

 

他陷入沉默,然后摇摇头,嘟囔着说着反正工资太低了,很难熬,遥遥无期之类的话。

 

这个年轻人的例子并不少见,很多人在无法立刻达到自己理想的状态时,总是忽略自己可以努力的因素,而抱怨外在因素,整个人陷入一种低效状态,除了抱怨没有任何行动。

 

工作上也是这样,销售部门抱怨研发人员的交付出现很多bug,受到客户投诉,导致自己维系客户难度加大、客户流失等情况时,能否用“反求诸己”的思想来重新思考呢?是不是客户的需求并不明确,前端就要求后端启动开发了呢?需求书都明确了吗?

 

无论工作还是生活,当你遇到问题时归因到别人身上,往往就走上了无解的道路,只有“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才会让自己在为了实现目标和解决问题而真正进行有主动性的推动。

 

建议职场朋友们多从自己身上找出路,你可以做什么?

 

第三,减少自我设限和自我妨碍,改变自己;

很多情况下,一个人无法获得良好的发展,并不是缺少机会,也不是缺乏学习力,而是缘于他对自己的限制,虽然想要到达某个高度或状态,但内心深处又有各种限制,导致并没有真正朝着自己想要到达的目标去行动。

 

有一位职员,在现有岗位上觉得看不到前途,当他看到网络上铺天盖地宣传Python编程的广告,就被“人人可以零基础学习”以及“用途广泛、薪酬可观”等吸引,觉得自己也应该掌握一个核心技能,是时候该改变了,于是一咬牙花了2600元报名了一个Python训练营。

 

可是他学了三节课就学不下去了,并不是他学不会,也不是课程不好,而是他心里的很多自我限制导致了他觉得这件事很难,从而丧失了继续学下去的动力和信心。

 

他有哪些想法呢?

 

----自己是半路出家,人家科班学计算机的那么多,我能比得了吗?

 

----等我学会了这个编程,还有那么多就业机会吗?

 

---- 年龄已经快30了,还能学好这些技术吗?

 

---- 即使学了,也很难进那些大企业吧?

 

… …

 

这些自我限制让他无法安心学习,也许学下去的确能带来好的职场通路,即使做其他职能工作也可以用上这些技术来搜集信息、制作报表等,但他一开始就把自己限制了。

 

很巧的是,我的一位朋友在2020年的疫情期间,在家待着觉得要做点事来挑战自己,反而用了两个月学会了Python,并且应用水平还挺高,可以用到他的很多工作上去,而他已经46岁了,是一家快消品公司的渠道管理者,文科出生。

 

更为严重的是,自我设限又必然带来自我妨碍,这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意思是个体为了回避或降低因不佳表现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而采取的任何能够增大将失败原因外化机会的行动和选择。

 

可以看到,这就形成了前面所讲的“简单指向型逻辑”,正如这位职员学习编程,就会陷入“学了也没用,还不如不学”的低迷状态,这就将自己的发展变成无解,只能在原地重复甚至被淘汰。

 

在这里,我建议大家拿起笔做一个小小的练习来改变自己的自我设限现象。

 

1.  写下自己想要实现的目标或解决的问题;

 

2.  写下实现或解决之后的意义,一定要找到对自己有益之处,否则会没有动力;

 

3.  将接下来去行动可能的所有阻碍写出来(自我设限);

 

4.  把主观因素挑出来,用红笔划掉它们。

 

5.  对客观存在的阻碍拟定行动计划,并且一定是自己可以去实施和推动的。

 

举个例子,一位朋友想去厦门创业,又觉得困难重重,与其冥思苦想,不如分析一下。

 

1.  要去厦门开个民宿(去掉希望、想这种词语,肯定一些);

 

2.  这是自己一直以来的梦想,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经营场所,可以实现很多想法。

 

3.  阻碍很多:

 

----很难找到合适的场所;

 

----听说金砖会议期间很多民宿都被关了,以后会不会有类似的风险;

 

----人生地不熟,能找到合适的团队吗?

 

----当地的市场会不会很排外?

 

----办理各种营业所需证照会不会很麻烦?

 

----自己没做过旅店行业,能经营好吗?

----现金流会不会撑不过半年;

 

----当地没有熟悉的设计师;

 

----民宿竞争很激烈,自己能闯出来吗?

 

… …

 

4步和第5步不用再写了,但你会很清楚地看到,真正影响你发展的和做成事的,往往是自己的内心的各种想法和限制。你必须把这些不断干扰你的信息摆出来,一个个地去解决它们,其实就是去实现的过程。

 

否则,过了若干年感慨自己曾经想要做某件事情时,就是只能用简单指向型逻辑来解释:“为什么没做呢,是因为条件不具备,风险大。”

 

其实最大的原因就是你自己,千万不要被简单指向型逻辑主导了你的思维,除了牢骚和后悔,它不会给你留下任何东西。


本文摘自互联网

相关文章
集团企业的典型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