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行业文章

人力资源管理软件热点事件:为何说“不务正业”能救了华为

发布于 2019-6-27 10:48:40   阅读次数:


任何一个有机体,无论是动物、人或是由人所创造的产品,最终都难逃“生命周期”的自然规律,从诞生、成长、衰退,到最后结束。

 

一家企业,想要逃出“生命周期”律,就必须不断迭代和创新,找到第一增长曲线之外的“第二曲线”。但这对一般的大型企业来说,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

 

——《第二曲线》查尔斯·汉迪

 

七年前,任正非曾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如果他们突然断了我们的粮食,安卓系统不给我用了,Window Phone 8系统也不给我们用了,我们是不是就傻了?

 

终于七年后,也就是今年3月,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再次发声:如果哪天安卓不给我门用了,我们还有B计划。

 

当众看客们还在对华为突如其来的B计划议论纷纷的时候,美国谷歌吹响了互联网之争的号角。

 

519日,谷歌传出:停止给华为安卓授权。还未等看客门理清思路的时候,523日,英国的ARM公司传来的最新消息称:正在遵守美国政府制定的所有规定。

 

换句话说,华为除了在系统软件上面临谷歌的限制外,还受到了硬件芯片的威胁。

 

常言道,上帝关上了一扇门,却为你开了另一扇窗。但是,为华为开了另一扇窗的并不是上帝,而是它自己。

 

五月下旬,华为鸿蒙操作系统品牌公布于众。

 

近日,外媒称,中国电信设备巨头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一位高管613日称,公司正为“鸿蒙”操作系统的发布做准备,以取代美国的安卓系统。

 

七年后的今天,面对谷歌安卓的强力封杀,与其说是被逼上梁山,不如说华为顺势而为,推出策谋已久的Plan B计划,吹响了系统之争的号角。

 

1

 

如果要说华为如今依靠的主要业务是什么?大部分人或许会想到华为手机。

 

但实际上,运营商业务才是华为的根本。

 

19879月,华为以民间科技企业身份获深圳市工商局批准获得注册,注册资本2.1万元。

 

1987年到2003年间,运营商业务是华为的主营业务,主要是给一些基站,或者网络、软件提供各种科技服务。现在热议的5G就属于运营商业务部。

 

2003年华为成立消费者业务部,才正式发布了手机业务。

 

2003年到2009年,华为虽然一直在研发手机业务,但市场并没有太多的余地留给这一家姗姗来迟的企业。

 

直到2011年,智能手机卷席全球,华为借着这一波东风,扶摇而上。

 

2018年华为手机业务超越苹果公司,成为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机制造商,仅次于三星电子。

 

纵观华为发展史,当初看似不起眼的华为手机业务部门,却为华为带来了良好的声誉和卓越的绩效。

 

有时候,正式这些看似不务正业的工作,在关键时刻却会给你意想不到的收获。

 

而当美国试图通过芯片等核心技术压制华为的时候,华为能够依靠早早开始研发芯片的子公司海思。面对超级大国的封杀而不卑不亢,深有底气。

 

2

 

细看商业巨头,少有只做单一产品的企业。

 

董明珠几次试图进军手机和汽车行业,不是异想天开,也不是吃的碗里的,瞧着锅里的。

 

格力看似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势,但空调市场就这么大,还有美的和奥克斯分羹,如果只满足于单纯的做电器,总有一天市场会饱和,企业将面临无处可去的尴尬境遇。

 

即使是处于上升期,企业也应该做好开发第二曲线的准备。

 

第二曲线是英国管理大师查尔斯·汉迪提出的一个管理学概念。

 

他指出所有的有机体,无论是动物、人或是由人所创造的产品,最终都难逃一个“生命周期”的自然规律,都会经历从诞生、成长、衰退,到最后结束的过程。然而往好处看,人类的组织却是可以通过不断的创新来延续组织的可持续发展的。

 

第二曲线的初代拥护者应该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乔布斯。

 

乔布斯在推出大获成功的mac后,立刻着手研究ipod,进军音乐界,当ipod在音乐界占有一席之地的时候,苹果公司已经像手机和平板电脑市场开发了。

 

正是这样不断的创新,苹果才能在市场中焕发新的活力。

 

3

 

问题来了,如何在企业的第一曲线衰弱之前,开发第二曲线呢?

 

1.走出舒适区

 

美国管理学大师诺埃尔·蒂奇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舒适区,那是我们习惯、精通和专长的区域,但如果长期驻留此处,并不利于人的成长与发展。

 

企业亦然。

 

企业走出舒适区,意味着失去行业龙头的地位,在新的领域里,无论你曾经是何等的商业巨头,该失败的还是要失败。

 

与个人相比,企业踏足未知领域,需要更多的勇气和魄力,以及在面对失败后依旧能够尝试的毅力。

 

2.放弃过去的成功经验

 

商场如战场,瞬息万变,曾经使用过的战略不一定在新的领域还试用。

 

在海尔集团,有一个坚持了十多年的工作准则,即每一位员工每天都要根据“当天的工作当天完成,今天的工作一定要比昨天提高”的思想,不断地找出工作中的不足与失误,总结经验教训,以便日后更好地工作。这就是“日清工作法”,即“日事日清,日清日高”。

 

每当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向到海尔学习的企业者阐述海尔转型的计划时,都表示:这个我们不感兴趣,你把日清模式教给我们就行了。

 

张瑞敏对此回复:日清模式诞生的时代和现在是不一样的,它未必能让你发展壮大起来。因为,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所谓成功,只不过是踏准了时代的节拍。时代的发展太快了,你怎么会永远踏上这个节拍呢?所以唯有不断追寻时代的脚步。

 

真正渴望创新的企业是不会躺在过去的成功上侃侃而谈的,只有不断的反思,才能有崭新的进取。


本文摘自互联网

相关文章
集团企业的典型客户